更新时间:-- | 阅读量: 436
先秦时期的一个重要的学术派别。春秋末期由孔丘创立。...秦汉儒家在《三礼》中,更为详尽地繁衍和论证了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礼节,进一步把儒家的道德原则规范体系繁琐化。第三,儒家特别注重人的道德本质的研究。孔子曾提出“性相近,习相远”,“唯上智 ...
搜索到与“ 儒家”相关的文献共 60条
新儒家与儒学的现代转化乔清举现代新儒家登上学术舞台是五四时期,当时最著名的是梁漱溟。他在1922年出版的《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可谓儒学现代转化运动的奠基之作。此后,他又发表了《中国文化要义》、《人心...
《战略与管理》 405年01期 关键词: 收藏
"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由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道德建设,我们应该着眼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社会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及经济活动的状况。但在掌握这一客观性...
《孔学研究》 1998年00期 关键词: 收藏
我国自汉武帝采董仲舒之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起,儒家思想被赋予神圣的地位。从两汉到明清,各封建王朝都一直把儒家伦理思想奉为处理德、刑关系的指导思想,把坚持儒家道德与法律作为互为表里的结合,...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1999年03期 关键词: 收藏
"忠恕之道"是儒家的重要思想,从现有儒家典籍来看,忠恕本为一个概念,是一体之两面。在形上层面上,忠为体,恕为用;在具体操作层面上,恕为行,以显忠。在仁与忠、恕之间的关系上,与忠相比,恕更接近于仁。界定...
《海岱学刊》 2007年00期 关键词: "忠"," 恕"," 仁"," 儒家"," 一贯之道" 收藏
"德"是先秦典籍中的重要语词,也是研究先秦哲学、思想无法绕开的重要概念。"早期经典中"德"的概念确实使人大惑不解。许多学者也始终没有弄懂"德"是什么,结果往往把它一笔带过",或者直接用人文化的"德"义...
《国学论衡》 2007年00期 关键词: 收藏
先秦儒家的土地资源生态观、水资源生态观、森林资源生态观、动物资源生态观、生态资源的管理观等,都以朴素的、直观的形式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态资源的认识,既具有超前意识又有无与伦比的可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非常适...
《海岱学刊》 2007年00期 关键词: "先秦儒家生态观"," 中国特色生态观"," 文化基石" 收藏
中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有深远影响,也是中华民族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当代生态文明研究主要是借鉴和接受西方生态思想中的理念和方法,对中...
《蚌埠党校》 2012年01期 关键词: 收藏
原始儒家提倡的忠道思想是君臣双向的权利和义务的实现,其中包含了民主的种子。但是为了牛存原始儒家不得不接受统治者对其理论的肆意篡改。统治者通过回避限制君权,将忠解释成“愚忠”,强化伦理本位观,伪装成圣人...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 "忠道","原始儒家","变异" 收藏
"学校"之设计是黄宗羲政治思想中极具特色的部分,其核心在于对传统政治中之政教、政学关系予以一种具体的制度性规划,堪称儒家政制理念中关于政教关系问题的经典论述。具体而言,学校之功能体现在三方面:首先,作...
《政治思想史》 2014年03期 关键词: "黄宗羲"," 学校论"," 政教关系"," 公议"," 基层组织" 收藏
伴随着近现代西方工业文明困境的日益凸显,如何能够构建一个超越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新文明模式——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共识。儒家文化"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和自然生态伦理,"万物一体"的生命关怀意识,"和而不...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01期 关键词: "儒家文化"," 西方文化"," “天人合一”"," “和而不同”"," 生态伦理" 收藏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