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 阅读量: 230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文艺复兴时代伟大的英国戏剧家和诗...应该认为“莎士比亚是莎士比亚的唯一传记作者”。莎士比亚一生共写了两部长篇叙事诗,37个剧本,154首十四行诗和一些杂诗。莎 ...
搜索到与“ 莎士比亚”相关的文献共 7条
"非为一代独有,实为千秋共宝"。曹雪芹和莎士比亚,两位大师巨匠并肩而立。他们都是上天派来的智慧使者,是来去匆匆的神祇精灵,悄然路过人类居住的这个遥远星球,在尘世的心灵撒下无数悲欣交集的情感种子,任人类...
《南北桥(国学)》 2009年09期 关键词: 收藏
"上海国际莎士比亚论坛"将于2011年10月14—16日在东华大学举行。此次会议由东华大学特聘国际知名莎士比亚研究学者杨林贵教授牵头,由东华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主要报告人有国际莎士比亚学会执委会主席加...
《中国外语教育》 2011年01期 关键词: 收藏
长期以来,中外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莎士比亚戏剧做了研究:从悲喜剧的特点到人物性格的刻画,从政治学、伦理学到社会学研究等等。根据戏剧诗的定义和戏剧诗的内容,以《暴风雨》为范例,我们主要侧重情节这一核心要...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 "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戏剧诗学","实践" 收藏
本文拟以莱考夫和约翰逊的认知隐喻理论为理论框架,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第104 首进行解读和赏析,旨在从新的视角赏析探讨莎翁十四行诗,丰富外语研究的成果。诗歌中诗人运用了众多隐喻,隐喻类型也十分丰富。...
《新课程评论》 2015年9期 关键词: "莎士比亚","第104","首十四行诗","认知隐喻" 收藏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莎学研究起步,主要是译介西方的研究成果。与西方学界相同,中国文人对 莎士比亚也有着矛盾的接受态度,有人称颂,有人贬低,也有早期反对、后期提倡的。尤其是茅盾,后期对莎...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 "莎士比亚","现实主义","政治需要","人性论" 收藏
莎士比亚四大喜剧的空间运行轨迹并非无足轻重的舞台背景,而是具有深刻的文学空间本体寓意。本研究以认知心理学的路线图示作为理论基石,探索莎翁经典喜剧的心理空间程式及其隐喻属性。研究发现,莎士比亚四大喜剧的...
《外国语文》 2020年01期 关键词: "莎士比亚"," 四大喜剧"," 路线认知"," 退隐"," 回归" 收藏
《长城》 2020年01期 关键词: "" 收藏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