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 阅读量: 186
张民权著,原载《文艺研究》1992年第2期。本文主要论述20世纪文学对巴金的影响。文章认为...文章指出20世纪中国文学对巴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以鲁迅为代表的人格、精神特质的熏染与影响;二是巴金那积极人世的创作态度和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 ...
搜索到与“ 20世纪中国文学”相关的文献共 4条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长期被作为社会批判的工具,“政治———文学”或者“文学———政治”始终是文学研究的精神史线。这个时期,文学也背负着沉重的政治话语,而要消解这种重负,首先要进行记忆还原,当前不少名辈...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04期 关键词: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 还原性"," 记忆"," 文学精神" 收藏
20世纪30 年代袁中国电影工业正处在一个经历初期发展后的繁荣阶段袁野明星冶成为野一种广泛流行尧初具规模的社会现象和工业制度冶遥这一时期的报刊上刊发了大量的电影女星的散文尧诗作和随笔袁有的女星甚至撰写...
《文学与文化》 2013年1期 关键词: "电影女星消费语境野本色派表演冶文学包装" 收藏
<p>近代以来,作为巾国传统文化一脉的风水观因其缺乏“真确的知识”而受到摒弃和批判,五四以来风水一直受到科学理性、唯物主义主导的文学思潮的攻伐。<br/></p>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 "风水叙事","20世纪巾国文学","科学理性","反思现代性" 收藏
20世纪初期的中国文学史试图透过想象与建构的方式,将"中国"的国家形象以历代文学作品的书写史迹为切入口,采用"作为进步的历史"与"作为历史的记忆"等方式,以"中国"形象的国家化建构替代对历代文学作品的...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03期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中国”"," 想象"," 建构" 收藏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