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 阅读量: 174
是对特定的当代民族文化的系统性描述,通常通过田野调查来完成。民族志和民族学这两个概...现代人类学家对民族志的记录功能提出质疑,认为它经不起更大范围的民族志的检验,民族志不过是调查者对自己最了解的部分的民族志记录。现今,一些人类学者提出用 ...
搜索到与“ 民族志”相关的文献共 10条
经过千年的积淀与演化,龙在中国早巳超越物态形象的范畴,成为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一种符号化、抽象化的国家形象。近年来,龙与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问题备受关注,“挺龙论”、“弃龙论”曾一度针锋相对、喧...
《文学与文化》 2012年3期 关键词: "龙文化","国家形象","国际化传播" 收藏
<p>9月21日至26日,第十九期全国人大民族工作干部学习班在上海举行。在学习班闭幕式上,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景田作了总结讲话。现摘编供学习研究。</p>
《上海人大月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 "人大民族","同志" 收藏
民族志降于西方,西方范式引领在先,从演化阶段观之,"主位与客位""科学与艺术""实证与阐释"等二元对峙的阴影一路相随。无论以"科学—实证"为圭臬,还是以"艺术—阐释"为主旨,"我思故我在"的认知传统难...
《文化遗产研究》 2017年01期 关键词: "民族志"," 批判与反思"," 二元对峙"," 三位一体" 收藏
城市空间的迅速扩张,让地处大城市边缘的传统村落被卷入城市后变成了"问题化"的"城中村"现象。从个案"城中村"改造更新的观察中发现,在处于强势位置的地方政府和弱势位置的村集体组织之间形成了一个争夺城市空...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01期 关键词: "城中村改造"," 地方政府"," 村集体组织"," 正式权力"," 正式行使" 收藏
边境地区是中国与沿线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的关键节点和重要枢纽,在长期的历史交往与演进中所形成的跨国民族性质乃是其基本人文特征。因此,着眼于双边民族的互动交往交流,推进边境区域、跨国民族等研究融入世界...
《世界民族》 2020年01期 关键词: "边境地区"," 跨国民族"," 跨国熟人关系"," 越南边民"," 入境消费习性" 收藏
德尔·海默思开创的民族志传播学之于传播学的学术价值在于:让传播学研究超越媒介,回归场境;将叙事(民族志)引入研究,成为传播学新的研究方法。如此,传播学不仅有了"故事的研究"——叙事学,也有了"研究的故...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20年02期 关键词: "民族志传播学"," 中国化"," 场境"," 叙事"," 主体" 收藏
卜乃夫的《荒漠里的人》是一部以1929-1931年间韩国爱国志士李范奭在中蒙边界地区的流亡生活为原型创作的长篇小说,其主要情节和人物活动行迹在李范奭的自传《篝火》和《篝火后篇:铁骥李范奭自传》中亦有相...
《中国比较文学》 2020年01期 关键词: "卜乃夫"," 《荒漠里的人》"," 李范奭"," 《篝火》"," 改写" 收藏
通过虚拟民族志的方法,在互联网上观察转基因食品的支持者QQ群和反对者QQ群如何为各自的立场辩护。研究发现,无论是转基因食品的支持者还是反对者,均利用既有的地方性知识建构对转基因食品风险的认知。在一定程...
《科普研究》 2020年03期 关键词: "转基因食品"," “挺转”派"," “反转”派"," 地方性知识" 收藏
近年来,因为信息技术和媒介工具的发展,各种虚拟社群和影像已经融入了人们日常生活。不管是移动端的虚拟社交,还是影视播放终端所呈现的影像,不断增构的虚拟田野对传统的社会学研究的田野研究方法的适用性提出了挑...
《电影艺术》 2020年01期 关键词: "虚拟民族志"," 记录工具"," 电影研究方法" 收藏
人类学的田野民族志得重新返回到人的问题上来理解,人是在社会与文化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互构中完成其波动性的生命历程的。对人而言是波动性的存在,对社会而言是一种结构化,而对文化而言则是一种重构性。人类学需...
《思想战线》 2020年01期 关键词: "个人"," 社会"," 文化"," 田野民族志"," 人的波动性" 收藏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