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得

更新时间:-- | 阅读量: 338

〈动〉因常常接触而自然地学会某种技能:母语习得。[同义]学习。...[辨析]“习得”和“学习”:“习得”是因常常接触而自然地学会,如人学会自己的母语,而“学习”是经过有目的、付出努力的活动,如阅读、听讲、研究、实践后学会,如学习科学文化知 ...

搜索到与“ 习得”相关的文献共 24

  • 也谈词汇

    词汇习得对于掌握一门语言至关重要。在英语词汇习得中,词汇的深度和词汇的宽度对词汇知识的发展同样重要。在扩大认知型词汇的基础上,一定要加强活用性词汇的掌握。另外,在词汇记忆中,要学会利用一些词汇学习策略...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02期 关键词: "词汇习得"," 认知型词汇"," 活用型词汇"," 词汇学习策略" 收藏

  • 书法让我懂了礼貌

    我叫崔司宇,今年六岁了,到了九月份我就是一名小学生了。我跟景舜逸老师学习书法,也快两年了。在这么长时间的学习中,我从一个无知的儿童,变成一个能看一些简单书籍的儿童。从一个每天只知道玩的小朋友,变成了一...

    《希望月报(下半月)》 2006年18期 关键词: 收藏

  • 陕西省审计厅学实践科学发展观取重要成果 整改落实有思路 强化监督定措施

    <正>陕西省审计厅坚持以"实践科学审计、强化监督服务、促进富民强省"为载体,注重运用学习调研、分析检查的成果,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抓住影响和制约审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狠抓

    《现代审计与经济》 2009年01期 关键词: 收藏

  • 认知体验视角下的二语模式研究

    体验哲学是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其核心原则包括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和思维的隐喻性,对于语言的习得具有较大的诠释力。从体验哲学的基本原理出发的体验式二语习得模式通过实践证明了其体验性、互动性和协...

    《外语艺术教育研究》 2012年04期 关键词: "体验哲学"," 二语习得模式"," 语言水平" 收藏

  • 大学学经历对毕业生初职获的影响

    利用中部两省的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大学学习经历对大学毕业生初职获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影响大学毕业生初职获得过程的两大因素中,个人的先赋性因素的影响大于个人教育获得的影响,并且先赋性因素主...

    《重庆高教研究》 2013年5期 关键词: "大学学习经历","社会融入","学术融入","初职获得" 收藏

  • 二语理论对少数民族学生英语教学的作用

    运用二语习得理论,从大纲的制定、教学环境的创设、评估体系的构建等方面,对少数民族学牛的在汉英语教学提出建议,旨在促进该类学牛的英语学习,同时也为教育T作者和管理者提供参考。...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 "二语习得","少数民族学牛","英语教学" 收藏

  • 英语词典对英语专业学生词汇的有效性

    英语词典是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必备工具,它的使用与否以及是否恰当使用直接决定着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词汇的准确掌握。而精读课程则是英语专业学生系统学习英语词汇、语法等的基本途径,因此,精读课程中英语词典...

    《考试与评价》 2014年12期 关键词: "英语词典","英语专业","学生词汇","习得的有效性" 收藏

  • 大学生英语现状调研报告

    大学生第二语言学习是学校教育中一直备注关注的话题,而英语是中国大学生最广泛和最主要学习的外语。通过对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的英语和小语种学习状况进行调查和数据分析,笔者发现了广泛存在于大学生语言学习中...

    《文学教育(中)》 2015年11期 关键词: "第二语言习得","英语学习","华中师范大学","情感过滤假说" 收藏

  • 韩国学生汉语“有”字句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

    在汉语语法体系中,“有”字句是一个使用频繁、表义丰富的特殊句式。它既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韩国留学生在习得“有”字句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偏误,例如成分遗漏、误加、误代、错序以及杂糅等。究其原...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 "韩国学生","“有”字句","偏误分析","教学对策" 收藏

  • 大学生英语现状问题分析及建议

    <p>大学生英语习得现状问题分析及建议</p>

    《文学教育(中)》 2015年12期 关键词: "大学生英语习得现状问题分析及建议" 收藏

查看更多

习得相似词

习得相关词

习得相关期刊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1570号-13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0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