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 阅读量: 48
国名。中国清朝史籍译称独逸、德义志、德饬等。......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战败后,苏、美、英、法根据《波茨坦协定》把德国分区占领。1949年英、美、法的西部占领区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东部苏占领区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搜索到与“ 德意志”相关的文献共 5条
在马克思的论著中,有三个最著名的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人的本质即劳动"、"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这三个论述紧密联系,构成了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03期 关键词: "马克思"," 人的本质理论"," 劳动"," 社会关系"," 需要" 收藏
本文从19世纪三四十年代德国新教知识分子对浪漫文学的批判出发,探讨晚期浪漫派诗人艾兴多夫撰写的《德意志文学史》,尝试厘清作者如何以宗教的视角考察文学,如何对德意志文学史进行另一种建构,尤其是这种建构背...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2014年02期 关键词: "艾兴多夫"," 德意志文学史"," 新教与民族主义"," 罗马公教" 收藏
<p>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分工概念</p>
《保定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分工概念" 收藏
1880年代至1890年代,德意志帝国陆续实施保护雇佣劳动者的疾病保险、工伤事故保险、残疾与老年保险,从而在世界上最先建立起适应工业化社会的社会保险制度。帝国社会保险制度的运行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
《经济社会史评论》 2020年01期 关键词: "德意志帝国"," 社会保险制度"," 社会稳定" 收藏
尼采和本雅明都认识到"悲悼剧"和"悲剧"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戏剧门类,却对悲悼剧的特征和意义作出了完全相反的判断。在尼采心中,"悲悼剧"是对悲剧的失败模仿;而在本雅明看来,悲悼剧有其独特的特征和意义。两位...
《文艺理论研究》 2020年01期 关键词: "悲剧"," 悲悼剧"," 起源"," 苏格拉底"," 反讽" 收藏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