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 阅读量: 203
formative culture
搜索到与“ 文化形成”相关的文献共 4条
《易》为群经之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易"字本义当为"阴阳合历的某一祀日"。伏羲历、神农历、黄帝历或称"三皇易",《连山》《归藏》《易象》,史称"三王易"。承"三皇"而启"三王"者,则有唐尧的《中...
《运城学院学报》 2009年04期 关键词: "韶乐易"," 候风世家"," 《南风歌》奥义"," 百物时序" 收藏
宁波历史上有不少重要的会馆建筑,以其独特的形式风格、艺术审美价值和地域文化内涵,在宁波海上丝绸之路和大运河文化史上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在宁波会馆建筑调研的基础上,对宁波会馆文化的形成及实例特色作一些分析...
《宁波经济(三江论坛)》 2012年10期 关键词: "宁波"," 会馆文化"," 分析" 收藏
传统中国的文化传统实分为两大价值系统的存在,民间的与正统的,一为隐型一为显型,在互应互摄中补充激荡。本 文在辨析“传统”涵义的基础上,从官民对立、贫富不均、城乡差别等角度入手对中国民间文化传统做了理论...
《文化产业》 2014年9期 关键词: "民间传统","官民对立","贫富不均","城乡差别" 收藏
王立新在討論二里頭文化和早商文化的形成時,提出了"文化形成的滯後性"問題,遭到尚友萍全面的駁斥。本文擬對此進行剖析:一、一種穩定形態的考古學文化的形成在時間上要滯後於王朝的更替,這在夏、商、周三代都是...
《甲骨文与殷商史》 2016年00期 关键词: 收藏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