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 阅读量: 450
1日,翟永明随笔小辑、严歌苓的散文《波西米亚楼》发表在《作家》第10期上。3日,李瑛...50余名中外专家学者就文化接受及其在东西方的变形、民族身份在文学经典形成中的表现、翻译和文学作品的误读、全球化和文化身份的建构,以及全球化与本土化的 ...
搜索到与“ 身份建构”相关的文献共 8条
本文从口译中译者的自我规范性出发,采用建构主义的理论,探讨了译者思维图式的心理建构和认知结构,并以奥巴马就职演讲为例,揭示了演讲者身份的构建的文化因素和译者身份的实现过程,进而探讨译者在文化交际中所承...
《山东工会论坛》 2011年03期 关键词: "思维图式"," 社会认知"," 模糊限制词"," 文化交际" 收藏
用女性主义理论、离散理论和翻译理论对女作家伍慧明的处女作《骨》中三个女儿的自我身份建构模式进行分析,可以看到《骨》为美国华裔女性提供了摆脱二元文化以及性别对立的束缚,在“第三空间”内确立女性自我主体性...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 "伍慧明","《骨》","文化冲突","身份建构" 收藏
农民工是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背景下的新生群体,他们面临着身份维度的多重挑战。文章基于质性访谈语料,借助身份建构的过程视角,分别从身份觉知、身份判断以及身份批评三个角度出发分析农民工的“身份建构”机制。...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 "城市化","农民工","身份建构","质性研究" 收藏
女性农民工作为在中国社会转型期带有鲜明特色的一种群体,其生存状态、生命体验、精神向度都烙有时代的印痕,反映了社会特殊时期的风貌。通过20世纪90年代初热播的电视剧《外来妹》和 21 世纪颇受争议的电影...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 "女性农民工","主体性身份","《外来妹》","《苹果》" 收藏
19世纪初期,受国内外局势的推动,女性慈善社团在美国大量涌现。成立于1811年的波士顿科班社就是这股浪潮的产物。以科班社为代表的女性慈善社团在美国白人女性公民身份的初步建构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女性慈善社...
《世界历史》 2020年01期 关键词: "美国早期史"," 女性慈善社团"," 白人女性"," 科班社"," 公民身份" 收藏
18世纪初,英国向现代社会转型,英国各阶层人士纷纷探讨新时代的英国民族身份。作为那个时代英国的代表性人物,丹尼尔·笛福也积极参与了这种讨论。他在《血统纯正的英格兰人》等作品中对于英格兰民族的弱点进行了...
《国外文学》 2020年01期 关键词: "笛福"," 社会转型"," 民族身份"," 清教"," 贸易" 收藏
以往的少数民族暨跨界族群音乐研究,一向侧重于艺术本体形态及传统文化内容的考察、梳理、分析以及"非遗"保护发展层面的研究,对于着眼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语境下,因种种社会音乐文化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复杂矛盾...
《中国音乐》 2020年01期 关键词: "西南少数民族音乐"," 跨界族群音乐"," 当代节庆仪式音乐"," 民族文化身份建构" 收藏
九一八事变后,内蒙古自东向西逐步沦陷。应时局所需,南京国民政府对蒙古民族的英雄祖先成吉思汗初步建构其身份象征。全面抗战爆发后,团结各民族共同抗日成为国共两党一致的期许与希冀,建构较为成熟的成吉思汗身份...
《历史教学问题》 2020年01期 关键词: "成吉思汗"," 蒙古民族"," 身份象征"," 政治竞争"," 民族主义" 收藏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