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 阅读量: 221
搜索到与“ 后现代”相关的文献共 17条
金庸创作经由对于主体性的怀疑而获致宽容多元价值的后现代性立场。由此 ,儒、道、佛及现代性文化价值并存于虚构的江湖世界 ,在对峙、交谈、相互解构中更明晰地敞亮各自的意义和局限。进而 ,尊重边缘话语的存在...
《华文文学》 2003年06期 关键词: "主体性"," 后现代主义"," 狂欢" 收藏
20世纪初期在东西方思想文化及文学领域,相继发生传统与现代的精神断裂和话语冲突,鲁迅与卡夫卡作为当时的代表性作家,既别无选择地处于时代的冲突之中,其主体意识又不约而同地与"中心"保持着一定距离,坚守各...
《安徽文学论文集》 2005年00期 关键词: 收藏
新世纪诗坛上,后现代主义诗歌以其惊世骇俗的文本形式,表达了对宏大叙事的消解和对知识合法性的质疑等思想观念,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争议。新世纪诗歌中的后现代书写策略主要包括平面化与零散化、非逻辑性、拼贴与杂...
《文学与文化》 2012年3期 关键词: "新世纪诗歌后现代","宏大叙事","知识合法性","语言游戏" 收藏
基于后现代课程观的高校人文社会学科自传式课程解读与教学,是受后现代课程观与自传式课程理论启示所提出的课程内容拓展与教学方法改革,主要倡导以下理念:人文社会学科的某些“知识”是相对的历史的,可在适当范围...
《重庆高教研究》 2013年3期 关键词: "后现代","自传式课程","人文社会学科","教学改革" 收藏
<p>后现代主义是这个时代终极真理失落的真实写照,在影视中介入后现代“虚拟服饰”游移不定的创作诉求,使其在形式的完整性及审美的开度上更具不可预知性。</p>
《服饰导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 "影视服饰","不确定性","后现代","意蕴" 收藏
20世纪兴起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于包括教育在内的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本质性的影响,从教育的知识观、 人观和实践观去审视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的影响,是把握教育思想走向的一条途径。...
《文化产业》 2014年1期 关键词: "后现代","教育","后现代思潮" 收藏
后现代教育理念凭借独特的开放性思维以及个性上的张扬色彩受人关注。...
《菏泽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 "西方音乐史","后现代教育理念" 收藏
湖南卫视作为中国大陆娱乐节目的领头羊,其多档综艺节目始终保持着较高收视率。将湖南卫视系列综艺节目放置于后现代语境中,从话题选择、主持风格、叙事方式等方面入手,能够解读当下综艺节目所反映的文化心态,发现...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 "综艺节目","后现代主义","娱乐" 收藏
在后现代社会转型时期,如何创新通识教育理念,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实现培养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高尚情操”的社会公民的核心目标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时代的转变呼唤着一种后现代的有机教育观,以一...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 "通识教育","过程教育哲学","后现代教育观","嬗变与创新" 收藏
一"史学理论"在德文中有诸多的表达:"Theorie der Geschichte"(Geschichtstheorie)、"Theorie der Geschichtswissenschaft"、"...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01期 关键词: "" 收藏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