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 阅读量: 114
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违法犯罪行为,应被采取矫治措施的人。其含义是:(1 )在刑事责任能力上,...犯罪人是犯罪学研究的一项基本而重要的内容,正确地表述和理解犯罪人的概念,揭示其内涵和外延,就可以科学地分析犯罪原因、制定可行的犯罪预防措施,因此 ...
搜索到与“ 犯罪人”相关的文献共 16条
对他人实施安乐死的行为是否应界定为犯罪,不同的国家持不同的立场。我国目前尚无这方面的法律规定,司法实践中采纳部分有条件肯定说。笔者认为,对这一问题应作具体分析:对符合一定条件的垂危病人不予救治的消极安...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03年06期 关键词: "安乐死"," 犯罪性" 收藏
《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北京规则》)第5条"少年司法的目的"中规定:"少年司法制度应强调少年的幸福,并应确保对少年犯作出的任何反应均应与罪犯和违法行为情况相称";第17条"审判和处置的指...
《犯罪学论丛》 2006年00期 关键词: 收藏
暂缓起诉,是指对特定刑事案件经公诉部门审查,认为特定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触犯刑法,符合提起公诉的条件,但是,为了促其改过自新,服务社会,在设定的期限内暂不提起公诉,期间届满后再根据犯罪嫌疑人的悔过表现...
《犯罪学论丛》 2006年00期 关键词: 收藏
随着人类社会刑罚观念的不断进化,刑罚制度也经历了历史的变迁。从19世纪末期开始,随着启蒙运动的发展,以自由刑即监禁刑为中心的现代刑罚体系得以建立。然而,监禁刑将被监禁人与社会隔离,使其难以复归社会,矫...
《犯罪学论丛》 2007年00期 关键词: 收藏
日本有被称为《少年法》的法律。该法制定于1948年,次年1月1日开始施行,该法取代了1922年制定的"旧少年法"。该法规定,不满20周岁的人被称为少年,对于"犯罪少年"、"触法少年"、"虞犯(有犯罪倾...
《犯罪学论丛》 2007年00期 关键词: 收藏
被害人和行为人是多数刑事案件中必不可少的主体,现行的刑法理论往往只考虑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而忽视被害人的作用。而在实践中被害人对于犯罪结果的影响有时超过了行为人的作用,尤其是风险的自愿介入对犯罪构成和刑事...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 "被害人","风险介入","犯罪形态","犯罪构成" 收藏
<p>犯罪现象早已存在于人类社会中,至今仍然是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的严重的国际性社会问题之一。在每一个犯罪者身上都会表现出一定的人格特点,即犯罪人格。</p>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 "犯罪人格","人格可塑","哲学" 收藏
心理困厄与现实困境、经济贫穷与精神贫困、家庭关系不谐与追求暴富、情感障碍与自身弱点、在逃避与追求中冒险、经济与市场的魔棍,或自己内心或外部环境使被拐卖人形成能被案犯所用的弱点,使其难于求助社会与实现自...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 "心理弱点","现实困境","经济条件","贫穷","自救" 收藏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源源不断的外来人口涌入城市,在给城市带来生命与活力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小 的压力。近年来,与流动人口有关的社会治安事件正在呈逐年上升的态势,流动人口犯罪成为影响城市社会稳...
《文化产业》 2014年10期 关键词: "流动人口犯罪","特点","原因","对策" 收藏
羁押执行属于执行刑事强制措施的一个环节,其执行需要不同单位、不同部门的协调配合。而对羁押执行的不同理解和羁押执行交付模式的差异,在实践中造成协调配合的混乱。为解决这种混乱,本文对羁押进行定位,指出羁押...
《法律社会学评论》 2014年00期 关键词: "不完全羁押"," 完全羁押执行交付"," 犯罪嫌疑人人身交付模式" 收藏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