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 阅读量: 44
中国古代法律术语。是“出罪”的对称。...法官非依法律造成上述行为,有主观故意者称为“故入”;没有主观故意者称为“失入”。“故入”、“失入”均属错判,法官要负法律责任。但依法加重处刑或免罪减刑者,则不属于错判,称为“应入”。《唐律疏议·名 ...
搜索到与“ 入罪”相关的文献共 5条
刑法介入社会生活的深度、广度和力度亦即刑法的介入度问题,一直是理论和实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早在1997年刑法修订之前,我国学者针对我国刑法沿着犯罪化及重刑化趋势作单轨运行的状况,主张刑法干预社会经济生...
《东方法学》 2010年05期 关键词: 收藏
被害人和行为人是多数刑事案件中必不可少的主体,现行的刑法理论往往只考虑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而忽视被害人的作用。而在实践中被害人对于犯罪结果的影响有时超过了行为人的作用,尤其是风险的自愿介入对犯罪构成和刑事...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 "被害人","风险介入","犯罪形态","犯罪构成" 收藏
杨喜利案使得入宅犯罪问题的刑法处置受到一种正当性的考量,而这种考量应奠基在住宅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宪法权利的重要性及其独立性上?正是由于住宅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宪法权利的重要性及其独立性,入宅犯罪的牵...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 "宪法","入宅犯罪","住宅权","牵连犯","数罪并罚","加重犯" 收藏
持有型犯罪为我国刑法所肯认,但将“持有”归入行为,则是对行为概念的不当扩张,“持有”实属状态而非行为。将“持有”入罪,不仅是对犯罪本质的背离,而且违反了责任主义,谦抑主义,无罪推定等刑事法律的基本理论...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 "持有","行为","状态","责任" 收藏
世界主要国家和国际公约为保障被告人的上诉权,确立了权利型上诉和裁量型上诉两种上诉制度。上诉权的本质是要求国家保障被告人获得上一级法院审查的机会,两种上诉制度都体现了保障审查机会的核心要求。上诉理由审核...
《法学研究》 2020年02期 关键词: "上诉权"," 上诉理由审核制"," 认罪认罚"," 审级制度" 收藏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