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 阅读量: 87
亦称“举证责任”。司法机关或者当事人承担证明刑事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责轻重的...关于证明责任的含义,在学术界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证明责任指搜集、提出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责任;另一种认为证明责任不仅包括搜集和提出证据的责任,还包括调查证据 ...
搜索到与“ 证明责任”相关的文献共 4条
政府信息公开诉讼与普通行政诉讼在证明责任上存在重要差别,现有的行政诉讼证明责任分配规则不足以完全解决其中的问题。其中,认定政府信息属于国家秘密的证明责任,依申请公开中关于申请条件的证明责任,信息不存在...
《证据科学》 2009年01期 关键词: "政府信息公开"," 依申请公开"," 行政诉讼"," 证明责任" 收藏
作为中华法系的一项重要原则,“亲亲相隐”在维系我国传统家庭与社会秩序上的特有法律价值不言而喻。在学界看来,我国大陆地区对其所谓的“扬弃”却并非明智之举,几十年的取舍之争充分论证了“亲亲相隐”是当代法治...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 "亲亲相隐","证明责任","证据原则" 收藏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证明责任分配的理论主要争议点在于,检察机关和被追诉人、利害关系人之间的证明责任如何分配。认为应当实行证明责任倒置的观点,忽视了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可能存在两种不同的诉讼结构,而且自身的证成...
《法大研究生》 2016年01期 关键词: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证明责任"," 诉讼结构"," 类型化分析" 收藏
认罪"自愿性"的审查模式有三种,即主观审查模式、客观权利保障模式和综合审查模式。采用主观审查模式,法官可以在裁判中对多种价值进行综合权衡,并与时俱进赋予自愿性不同的内涵,但存在排除范围有限、判断标准多...
《社会科学动态》 2017年04期 关键词: "认罪自愿性"," 主观审查模式"," 客观权利保障模式"," 综合审查模式" 收藏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