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 阅读量: 78
虚幻的、歪曲地反映客观世界,要求人们信仰上帝、神道、精灵、因果报应等,把希望寄托于天...思想品德教育以“五爱”和“五讲四美”为中心的社会公德、社会常识教育为内容,从小培养学生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应有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为他们成为有共 ...
搜索到与“ 品德与社会课”相关的文献共 4条
<正> 一个事物的性质,是决定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依据。在基础教育小学课程体系中,新开设的《品德与生活》课程具有什么性质?它在基础教育课程中占有何种地位?这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
《中小学教材教学(1993-2006)》 2003年01期 关键词: 收藏
交往是人类生存必备的技能。小学生正处于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渴望交往,渴望与外界发生更多联系。然而,现在的学生交往能力很差,没有合作意识。大多数孩子为独生子女,受到父母过度的保护,没有兄弟姐妹...
《考试与评价》 2014年9期 关键词: "浅谈品德","社会课" 收藏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是小学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将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落到实处,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优...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9期 关键词: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 收藏
《品德与社会》课的内容涉及广泛,包括:社会生活、地理、历史、道德、法律、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与公民素质养成相关的各种知识和技能。本文探讨了新课改下的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方法。...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8期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方法探讨" 收藏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