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 阅读量: 417
也叫教育解释取向。当代欧美教育社会学三大流派之一。...(2)研究学校、课堂中的师生互动过程。其理论特征是:(1)注重对具体情况进行解释性分析,不注重理论体系的创建;(2)研究对象是微观教育系统即课堂、学校教育的实际内容和实际过程,并据此 ...
搜索到与“ 课堂师生互动”相关的文献共 5条
<p>传统教学中,教师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安排,成了没有生命的接受知识的容器。<br/></p>
《考试与评价》 2014年3期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师生互动" 收藏
师生互动是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营造良好课程教学氛围,激发学生课程参与积极性的重要措施。初中阶段英语课程教学中,鉴于英语课程语言性的特殊性质,师生互动的有效进行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考试与评价》 2014年5期 关键词: "初中英语","师生互动","有效性" 收藏
初中语文课堂高效性的实现,需要借助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教学。老师与学生作为两个重要主体,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出各自的积极性,才能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并确保高效性的实现。可见,师生互动与课堂高效性初中着...
《考试与评价》 2014年11期 关键词: "高效初中","语文课堂" 收藏
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是课堂的配角,语文课堂上教师按照教程要求进行教育,学生缺乏自己的思考。新课标非常强调语文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良好的师生互动能够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转变了传...
《考试与评价》 2015年10期 关键词: "师生互动","高中语文","互动教学" 收藏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而课堂则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就目前而言,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交流较少,从而影响了我们的课堂教学质...
《改革与开放》 2015年9期 关键词: "课堂教学","师生情感互动","家庭","学校" 收藏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