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 阅读量: 152
罗贯中晚明文学家冯梦龙称《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为“四大...《三国演义》的版本及评改者毛氏父子《三国演义》本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明末有名为《三国志传》的,清初人省称《三国志演义》,近数十年又省称《三国演义》。《 ...
搜索到与“ 《三国演义》”相关的文献共 6条
本文以传播理论和接受理论为基础,对《三国演义》接受群体的类型以及基本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阐释了《三国演义》不同受众的审美期待和道德召唤,并对不同受众群体的接受效果进行了解读。...
《文学与文化》 2010年3期 关键词: "《三国演义》","受众群体","期待","接受" 收藏
在泰国历史上曾涌现了三次中国文学传播热潮,泰国文学史上称之为"《三国》时期"、"鲁迅时期"、"金庸、古龙时期",其中尤以《三国》为代表的明清小说影响最为深远,甚至被视为开创了泰国文学史上小说文类的先河...
《东南亚之窗》 2013年03期 关键词: "《三国演义》"," 中国文学"," 泰国"," 传播"," 异变" 收藏
<p>浅谈《三国演义》中关羽的“义”</p>
《文学教育(上)》 2015年12期 关键词: "浅谈《三国演义》中关羽的“义”" 收藏
作为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双关语的运用可以使语言幽默含蓄、富有情趣且耐人寻味,因此英汉文学作品中含有大量的双关语。然而,双关语所蕴含的双重含义使它成为英汉互译中的难点。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三国演义》两个英...
《英语广场》 2015年06期 关键词: "修辞"," 双关语"," 翻译" 收藏
传统方式解析文本,多从写作手法、故事脉络、象征隐喻、风俗民俗等方面着眼。这些部分固然是时代的缩影,能体现作者在"大"处布局的能力,但提及作者运笔处微妙的区别,以上诸点就很难对其分析有深入的帮助。如果从...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6年07期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刘备"," 外貌描写"," 草蛇灰线" 收藏
李绿园既是"唐人小说,元人院本""四大奇书"的公开的反对派,也是这些经典所代表传统的暗中模仿、继承者和挑战者。他把前人小说戏曲说得几乎一无是处,其实是其受困于这一传统的魔咒难以自拔而力求推陈出新的表现...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01期 关键词: "李绿园"," 《歧路灯》"," 《三国演义》"," 《水浒传》" 收藏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