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 阅读量: 211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是杜工部的名句,也是他谦己之语。当时杜公四十九岁,...鲁迅的文字就时常有生硬欧化的痕迹,例如“我决心和猫们为敌”、“狗们在大道上配合”、“上海有各国的人们”、“这些眼睛们”、其中的“们”字表示复数,但在 ...
搜索到与“ 中文欧化”相关的文献共 3条
高度发达的理性文明所培育的普遍主义理论范式,以及与之如影随形的强势文化的傲慢与偏见,导致了人类精神世界普遍的历史遗忘,编织出斯宾格勒所批判的那种类似"绦虫一类的东西"的线性的、普遍化的世界历史图景。结...
《学术交流》 2015年01期 关键词: 收藏
中国流散文学虽作为居住国文学,但与中国文化以及现当代文学仍保持呼应。异域的写作环境与移民生涯塑造了流散文学与国内主流写作不同的文化特质,作为重要分支之一的欧洲华文文学,作家的域外书写深受欧洲多语言多民...
《长江丛刊》 2017年35期 关键词: "欧洲华文文学"," 三元理论"," 后殖民"," “五四”文化" 收藏
卡里尔·菲利普斯的《血的本质》从1940年代的德国纳粹集中营回写至1480年威尼斯共和国的"血祭"审判,通过对历史文本和文学文本的互文书写,巧妙地将"血祭"、"隔都"和"奥赛罗"设定为欧洲种族主义的政...
《外国文学评论》 2020年01期 关键词: "《血的本质》"," 欧洲种族主义"," 血祭"," 隔都"," 奥赛罗" 收藏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