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 阅读量: 90
形容词性,联合结构。真实和虚假,褒贬合用。...例:他写的关于展了虔游春图的文章,我以为是一篇重要文章,从人物服装颜色式样考订图画的年代和真伪,是别的鉴赏家们未注意的方法。(《青年文摘》1989年第10期8页)
搜索到与“ 真伪”相关的文献共 7条
《胡笳十八拍》的真伪之争是文学史上的一桩公案。王小盾教授从琴曲、琴歌的发展历程出发,认为“旧题为蔡琰的骚体《胡笳十八拍》”的谱与辞的作者是“南唐人蔡翼”。王文被研究者认为“预示了《胡笳十八拍》真伪之争...
《文学与文化》 2012年3期 关键词: "《胡笳十八拍》","真伪之争","“小胡笳”","蔡翼" 收藏
目的:利用近红外特征谱段相关系数法建立定性模型对真伪龙骨进行快速鉴别。方法:使用近红外光谱仪的光纤附件测定光谱,以正品龙骨的近红外光谱为参照光谱,选择特征谱段,设定合适阈值,建立真伪龙骨定性鉴别模型,...
《中药材》 2014年09期 关键词: "龙骨"," 近红外光谱"," 相关系数法"," 鉴别" 收藏
欧阳炯《花间集序》所标举"应制《清平乐》词四首",是李白词作中最可靠的一组作品,其一二两首一直流传至今。李白《菩萨蛮》《忆秦娥》二首,北宋时即已流传,南宋时《景宋咸淳本李太白文集》和黄升《词选》、何士...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01期 关键词: "李白词"," 清平乐"," 清平调"," 菩萨蛮"," 忆秦娥" 收藏
"史"与"论"孰轻孰重之争,在中国被称为"史料派"与"史观派"之争;在西方学术界称为"事实"与"解释"孰为轻重之争。争议迄今未见疏解途径,原因在于找不到一个可判断是非真伪的标准,其结果总是导致"各说各...
《河北学刊》 2020年01期 关键词: "“史”“论”之争"," 马克思"," 科学方法论"," 是非真伪标准" 收藏
中国学术思想界在甲午惨败后出现了对中国传统学术文化进行深刻批判的动向。他们肯定西学、批判中学的本意,是要为衰弱的中国寻找救亡图存药方。意想不到的是,对传统学术的新认识却开启了中国人文学术的去价值化运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01期 关键词: "现代人文学术"," 道德价值体系"," 去价值化"," 学术认识论"," 国民道德" 收藏
新近出版的《海德格尔兄弟通信集》为"海德格尔事件"研究的突破性进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文本资料,为澄清诸多疑难问题提供了一个关键契机。受此推动,本文将对"海德格尔事件"的核心问题展开追问:海德格尔在校长任...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02期 关键词: "海德格尔"," 奥特"," 海德格尔事件"," 黑皮笔记" 收藏
自20世纪初中国社会学建立以来,其学科体系的中国化或本土化就受到学界的高度关注,并在20世纪80年代学科重建后成为人们争辩的焦点。作为一场具有系统性和普遍性的学术运动,社会学本土化涉及如何使这一来自西...
《社会学研究》 2020年01期 关键词: "中国社会学"," 本土化"," 普遍与特殊"," 转型实践"," 全球性的中国社会学" 收藏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