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 阅读量: 265
搜索到与“ 王阳明”相关的文献共 8条
从广义上来讲,王阳明"以心说理"的工夫仍然没有跳出理学的论域,但在具体的路径、内涵上他的"心即理"命题却有效地化解了程朱理学与陆九渊心学的内在矛盾,其心学成功地解决了儒家内圣与外王的紧张关系。本文拟从...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03期 关键词: "王阳明"," 心即理"," 内涵"," 意义" 收藏
理学兴起是与儒家师道观变革同步的。作为教育家的王阳明,亦是儒家师道观的重要传承者、开拓者。王阳明集中批判了当时师道衰微的种种现象,并且身体立行,从师道的标准、师道的形式、师道的具体展开等方面再次廓清了...
《孔学堂》 2016年02期 关键词: "王阳明"," 师道"," 理学"," 教育" 收藏
静坐作为证入心性本体的一种入门工夫,是阳明龙场悟道后"教之三变"极为重要的一变。尽管为了对治静坐出现的各种缺失、偏差,阳明也有针对性地辅以了"省察克治""存天理,灭人欲"等一系列的方法,但实际都是对静...
《王学研究》 2017年01期 关键词: "王阳明"," 施教方法"," 默坐澄心"," 心性证悟"," 形上境域" 收藏
自然的重要性,在宋明理学中主要表现为理学家将其确立为天理良知的核心内容;而理学家对自然内涵的不同侧重及其运用,是我们借以考察理学发展的线索所在。本文在梳理阳明学自然思想及其意义架构的基础上,厘清从王阳...
《王学研究》 2017年01期 关键词: "自然思想"," 阳明学"," 义理架构" 收藏
王阳明"龙场悟道"是一件具有重大思想史意义的事件,其价值意义在于:首先,将朱子学的外在天理安置于心体,实现本体论的转换,为其实学思想提供内在的本体依据;其次,确立了心的本体-主体地位,肯定了"民"的价...
《王学研究》 2017年01期 关键词: "王阳明"," 龙场悟道"," 意义本体"," 价值主体"," 实学" 收藏
由道至佛、由佛入儒的修道历程,使王阳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包容与理解佛道二教。通过援释入儒、以儒摄道,王阳明在融会贯通三教基础上构建了心学。王阳明对儒释道三教的判释与抉择过程,对当今文化多元的现代社会具有...
《王学研究》 2017年01期 关键词: "王阳明"," 道教"," 佛教"," 儒学"," 判释"," 抉择" 收藏
"成圣"是宋明理学的一个重要论题,王阳明对此问题有着深刻的思考。在中晚明士风功利而颓废的背景下,王阳明对于当时士人的科举功名之庸俗志向予以了激烈批判。在阳明人生和思想历程中,其多次思考士人应该如何立志...
《王学研究》 2017年01期 关键词: "士人"," 成圣"," 立志" 收藏
王阳明诗歌呈现出儒释道三教因子的交叠和异趋。道教既给王阳明造成了迷思,也带来乐趣,使他诗歌的措辞寓意多带飘逸凌云的仙气,而佛寺的一朝风月也往往染上道教的色彩。相对于佛寺道观幽邃庄严的气氛来说,王阳明的...
《北方论丛》 2020年01期 关键词: "王阳明"," 良知性理"," 诗仙"," 心道意" 收藏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