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 阅读量: 249
是人类社会出现了民族共同体之后所发生与存在的 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通常被认为主...主要表现为:热爱本民族和民族自豪感的心理更为明确和增强,并同尊重其他民族、增进民族团结的感情相统一,实现本民族的现代化发展、跻于世界先进民族行列的愿望 ...
搜索到与“ 民族意识”相关的文献共 12条
矿产资源开发已成为民族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对于矿产资源开发中的负面效应已受到学界的关注。文章选取了内蒙古矿产资源富集区的W旗S嘎查作为调查地点,以定量方法对当地少数民族群体的民族意识进行了研究。研究...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 "矿产资源开发","民族意识","民族认同意识","民族利益感悟" 收藏
<p>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未来少数民族发展建设的生力军。近几年随着“三股势力”向高校的渗透,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违法犯罪、涉恐现象日益凸显。</p>
《改革与开放》 2015年9期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犯罪","法律意识","宗教" 收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四方努力:高层领导、中层领导、知识界、基层民众。高层与基层相通,中层与学界互联,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体同意识。
《广西民族研究》 2020年01期 关键词: "高层领导"," 中层领导"," 学界"," 民间","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收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发展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提供了更具包容性的理论框架,巩固提升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中所具有的价值。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充分发挥教育事业的双重力量。...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01期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学校教育"," 国家认同"," 民族认同" 收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使命。从社会建构视野看,中华民族共同意识被认同、普及,最终得以社会化,成为被社会认可的政治符号和政治象征,来源于国家主导、社会自然演进以及国家社会互...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01期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社会建构"," 自然生成"," 情感互惠" 收藏
为更好地应对全球化、现代化和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努力提高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主体自觉,确保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同向同行。同时,基于文化的...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20年01期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少数民族"," 文化自觉"," 壮族" 收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研究的重大议题。这一议题内涵丰富,兼具学理性和实践性,意义深远而又充满挑战性。这方面的研究涉及面广,纵横交错,往往因时因地而异,可谓机理玄妙,非有...
《西北民族研究》 2020年02期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学科融合"," 国家认同"," 民族主义" 收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边疆地区特别是边境地区是重要的一环。通过调查研究,本文对以下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讨论:边境安全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保障;边境各族人民的中国认同、祖国情怀本身...
《西北民族研究》 2020年02期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 边界"," 边疆安全" 收藏
确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并对其展开理论阐释,是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的需要,也是用此学说指导实践的前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基础理论研究。从认同的基础概念、多...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20年01期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五个认同”","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 收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从历史传统、语言文化、政治制度三个维度着手。中国的历史因各民族共同书写而丰富多彩,汉族的历史不全等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少数民族的历史不能脱离中华民族的历史。我们的语言文化因各族...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01期 关键词: "三维铸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尊严"," 伦理"," 美学"," 意志" 收藏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