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 阅读量: 331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情节较轻的,即不认为是受贿罪,只给予行政处分。所以,区分受贿罪与受贿行为的关键是看受贿的数额和情节。⑤划清受贿罪与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界限。二者的 ...
搜索到与“ 受贿罪”相关的文献共 6条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受贿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由于现行刑法对受贿罪主体方面的规定不尽明确,给司法实践造成了一...
《法商论丛》 2007年01期 关键词: "受贿罪"," 主体"," 立法比较" 收藏
《刑法修正案(七)》增设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填补了反腐败制度和法律体系存在的空缺,为我国打击腐败犯罪提供了法律支持和保障。笔者尝试以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为视角,从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体、与贿赂犯罪主体范围比较...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03期 关键词: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贿赂犯罪"," 主体" 收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88条之一规定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突破了受贿罪关于受贿主体的规定,弥补了立法对受贿罪主体规定不周全的缺陷,加大对贿赂行为的打击范围。但在司法实践中,仍面临着犯罪主体的认定方面...
《东南法学》 2016年02期 关键词: "近亲属"," 关系密切的人"," 国家工作人员和单位"," 共犯" 收藏
量刑是否均衡直接关系到社会大众对量刑公正、司法公正的观感,在反腐败问题上更是意义重大。通过对"刑法修正案(九)"适用前后778件生效判决书统计分析发现,贪污受贿犯罪存在量刑轻缓化和量刑情节适用偏差、"...
《政法论坛》 2020年01期 关键词: "贪污受贿犯罪"," 量刑均衡"," 刑法修正"," 实证研究" 收藏
"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形式存在到实质消解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司法解释针对贿赂犯罪本身证明难的特点,制定了大量的推定规则,并站在社会一般公众的立场,以规范论的视角来判定是否构成受贿罪。...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01期 关键词: "信赖保护说"," 为他人谋取利益"," 法益"," 受贿罪" 收藏
《刑法修正案(九)》确立的终身监禁制度,适用于因实施贪污受贿犯罪而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解释》第4条对贪污受贿犯罪的死刑适用标准进行了细化。《刑法》第48条第1款规定的"罪行极其严重"是适用...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01期 关键词: "贪污受贿犯罪"," 死刑适用标准"," 罪行极其严重"," 死刑立即执行"," 死刑缓期执行"," 终身监禁" 收藏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