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 阅读量: 183
“三线建设”是特指集中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中国对西南、西北内陆地区开展的大规模...为保证三线建设能在较短时间内形成生产能力,当时对一、二线经济建设采取了停(停建一切新开工项目)、缩(压缩正建项目)、搬(将部分企事业单位全部搬迁到 ...
搜索到与“ 三线建设”相关的文献共 4条
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在电子工业的发展方向上曾有过"军民兼顾"的考虑,即在为国防工业服务的同时,兼顾国民经济的需求。如果能够贯彻这个建设方针,将会极大地促进电子工业的发展。本文认为,由于三线建设的...
《科学文化评论》 2013年06期 关键词: "三线建设"," 电子工业" 收藏
所谓的三线建设主要是指我国从20 世纪就开始的以国防工业建设为核心的整体大后方的建设工程,其中的三线主要是指以我国的地理区域进行划分的,所谓的一线主要是指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即为二线,三线就是指后方大区...
《科学中国人》 2015年7期 关键词: "贵州","三线建设","工业路经" 收藏
<p>文章通过对三线建设重点省份之一的贵州黔南地区三线建设文化遗产资源现状的分析,指出了数据<br/>库建设的重要意义,探讨了数据库建设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p>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 "三线建设","贵州黔南","文化遗产","基础数据库" 收藏
三线建设工业遗产具有特殊的政治经济学制度价值。中国现代工业体系的形成深受苏联影响,但是在苏联模式基础上有着自己的发展和创造。三线工业正是我国第一次具有系统性制度创新的社会主义工业建设实践。它的遗产不仅...
《东南文化》 2020年01期 关键词: "三线建设工业遗产"," 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建设"," 苏联模式"," 政治经济学"," 制度价值"," 创新性保护" 收藏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