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专业

更新时间:-- | 阅读量: 66

multidisciplinary groups

搜索到与“ 跨专业”相关的文献共 10

  • 笔译教学中英语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及其效果

    笔译与跨文化交际有着紧密联系,在笔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可行的。一项对比教学实验的结果表明:新笔译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整体水平没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差异认同感有显著积极影响;同...

    《重庆高教研究》 2013年3期 关键词: "笔译","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敏感度","差异认同感" 收藏

  • 师范生考研的叙事研究

    为深入了解师范生跨专业考研的情况,以某高校2009级小学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张晓明(化名)为对象进行叙事研究。通过对其考研动机、重要他人,对双专业学习关系、人际关系的认识与处理以及考研的个人意义等方面的讨...

    《重庆高教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 "师范生","跨专业考研","教育叙事研究" 收藏

  • 界合作在电大学生创新训练初探

    针对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存在的宣传、教师指导、 学生参与和实施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提出了意见建议和解决办法。 其中所提出的跨界 合作法融合不同专业的教师资源、 学生团队、 教学场地和设备, 共同完成电专...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跨界合作法","电专业" 收藏

  • 高职英语文化交际课程标准探究

    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开设可以从整体上系统地激发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敏感性, 发展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培养学生跨文化 交际能力,从而使学生以后不论是在工作还是学习中以及生活中, 可以从知识, 情感,...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课程","课程标准","高职英语专业" 收藏

  • 高职医护学生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

    <p>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和医学环境下多元文化的日益交融,对高职高专院校医护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也提出更高的要求。</p>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 "医护专业","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 收藏

  • 非英语大学生文化交际能力现状和对策

    英语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教学,还要与文化教学相结合,注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英语教师应将英语教学放入跨文化交际环境中,要让学生明白中英文化差异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从而使他们能用英...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02期 关键词: "语用失误"," 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意识" 收藏

  • 学科多融合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通过实施跨学科多专业融合培养,对传统工科专业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通过创新管理机制,营造了创新思维的育人环境;通过创新培养模式,提升了学生跨学科的变化和适应能力;通过创新课程体系,培养了学生解决复杂工...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20年01期 关键词: "跨学科"," 多专业融合"," 新工科"," 培养模式改革" 收藏

  •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地质类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系统探索地质类专业跨学科教育,并逐渐凝炼、升华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即"1543"模式,具体表现为:落实跨学科理念的人才培养目标、五纵五横跨学科路径、四种虚实结合的...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20年01期 关键词: "新工科"," 地质类专业"," 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 收藏

  • 文化环境下食品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创新

    英语作为一门应用型语言,在实际教学中需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专业英语教学,还需要结合专业领域相关词汇、语法等内容。《食品专业英语》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教学为核心,全书共分为五章,分别就营养...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年11期 关键词: "" 收藏

  • 联合防控新冠病毒疫情:问题界定、专业权威和干预能力问题

    2019年底新冠病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后,主导疫情防治的主要是医疗卫生体系和社区组织体系,社会工作虽然迅速动员起来,试图积极参与到公共卫生防控过程,但是限于我国现有的专业体系和社区体系,普通社会工作专...

    《社会工作》 2020年01期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跨专业干预"," 问题界定"," 组织权威"," 干预能力" 收藏

查看更多

跨专业相似词

跨专业相关词

跨专业相关期刊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1570号-13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0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