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 阅读量: 68
搜索到与“ 礼法”相关的文献共 8条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古代思想家非"至圣先师"孔子莫属。然而,在孔子的心目中,推崇备至的理想社会是西周,敬服不已的人是周公。周公,姓姬名旦。他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曾辅翼武王伐纣...
《法律史学研究》 2004年00期 关键词: 收藏
我叫崔司宇,今年六岁了,到了九月份我就是一名小学生了。我跟景舜逸老师学习书法,也快两年了。在这么长时间的学习中,我从一个无知的儿童,变成一个能看一些简单书籍的儿童。从一个每天只知道玩的小朋友,变成了一...
《希望月报(下半月)》 2006年18期 关键词: 收藏
<p>探讨了五种不同体形女性晚礼服的装饰设计手法,实例分析了其对人体的修饰与调整作用,对女性根据体形<br/>特征选择相应晚礼服具有指导意义。</p>
《纺织科技进展》 2014年2期 关键词: "晚礼服","体型","装饰手法" 收藏
<p>再论赔礼道歉的法律化</p>
《党政视野》 2015年8期 关键词: "再论赔礼道歉的法律化" 收藏
法治是人类共同追求的永恒价值之一,处于东西方法治思想源头处的荀子和亚里士多德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审视。从时代特征、人性假设、法治价值、治国方略四个层面比较荀子和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得出...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 "法治","荀子","亚里士多德","比较研究" 收藏
商务礼仪课程是高校培养学生个人职业修养、提升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课程,学习商务礼仪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商务礼仪课程实践性比较强,如果只注意增强学生的理论能力,根本无法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正确的商务礼仪,因此...
《高教学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 "任务驱动法","商务礼仪","双语教学","应用" 收藏
自魏晋以来,印度佛教的"正法"文化与传统儒家的"礼法"文化在围绕"沙门礼敬王者"的政治论争中得到了集中体现。针对这场论争,东晋名僧慧远撰写的《沙门不敬王者论》成功地化解了正法与礼法的冲突,将佛教法文化...
《清华法学》 2020年01期 关键词: "正法"," 礼法"," 佛教法文化"," 法律移植"," 政教关系" 收藏
礼制是维护宗法制度稳定运行的要件。谭嗣同早期宗法礼制思想以议礼为主,在"器体道用"观指导下进行的对晚清社会没落宗法与异化礼教的批判是其思想主线。从"继别为宗"结构下失衡的尊亲关系出发,他初步提出"不分...
《天府新论》 2020年02期 关键词: "谭嗣同"," 宗统"," 为人后"," 兼祧"," 礼情并蓄" 收藏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