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南

更新时间:-- | 阅读量: 330

搜索到与“ 晋南”相关的文献共 10

  • 北朝时期的土地立法及其作用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一段长期的分裂割据时期,在长达三百六十余年的历史中,除西晋一度统一全国之外,始终处于各个政权之间相互对峙,并不断地改朝换代的局面。各朝统治者为在长期的战争与对抗中巩固和壮大自己的...

    《法律史学研究》 2004年00期 关键词: 收藏

  • 北朝志怪故事《怒特祠》的流变及民俗文化渊源

    《怒特祠》的雏形是《史记·秦本纪》中对秦文公功绩的一处记载:“二十七年,伐南山大梓,丰大特。”大多数《史记》注解都是用志怪故事《怒特祠》来加以解释,实际上,在《史记》中,“丰”当是“逢”的借用,意思是...

    《文学与文化》 2011年4期 关键词: "《怒特祠》","丰大特","民俗","巫术" 收藏

  • 北朝时期袍服的研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袍服演变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袍服开始成为便服。同时由于民族的融合,袍服开始出现多种款式,并且大量吸收少数民族服装元素。文章通过对经史文献、壁画、出土绘画、博物馆馆藏绘画等实物进行研究...

    《服饰导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 "袍服","魏晋南北朝","形制变迁","民族融合" 收藏

  • 广宁磨锑矿床变质岩石特征及原岩恢复

    晋磨锑矿床位于印支地块和华南地块碰撞界限的边缘,紧靠红河走滑大断裂的东侧,属于华南地块。对研究区变质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矿床变质岩均为浅变质的副变质岩,其原岩主要为杂砂岩,其次为泥质砂岩、...

    《四川地质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 "锑矿","变质岩","原岩","越南晋磨" 收藏

  • 北朝时期陇东的民族

    魏晋南北朝时期,陇东是个多民族活动的地区。根据史书记载并结合一些碑铭资料,可以看出主要有匈奴族、羌族、鲜卑族以及卢水胡、西域胡等。他们分布范围广泛,人口众多,是当时这一区域的主要人口组成部分,对该地区...

    《西夏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陇东","民族" 收藏

  • 汉魏北朝行体诗文体形态研究

    <p>本文针对题目带“行”字的诗歌,即行体诗进行研究。主要分三部分,行体诗的含义、行体诗的语体和行体<br/>诗的篇章结构,并纵向以时代划分,试图梳理汉魏晋南北朝行体诗歌的文体形态。<br/></p>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 "行体诗","文体形态","文体结构" 收藏

  • 从两汉魏北朝谈博山炉的历史

    两汉时期是中国熏香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代表时代风尚的博山炉,以其鲜明的风格特征、广泛的用途和深刻的文化 内涵受到世人青睐。博山炉是熏香文化和汉代思想艺术结合的产物,在凝聚了时代的精湛技艺和精神信仰...

    《文化产业》 2015年1期 关键词: "两汉","魏晋","南北朝","博山炉","历史" 收藏

  • 墓道的“延伸”:魏北朝墓葬制度演变的一个关键点

    斜坡墓道从商代开始就被用于高等级墓葬,以数量多寡来标识等级。但在其后受重视程度愈来愈低,尤其东汉时期,墓葬的等级主要体现在墓室形制、规模、封土和地上建筑等方面。曹魏时期施行薄葬令,不树不封,简化了墓室...

    《南方文物》 2020年01期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墓道"," 墓葬制度"," 等级规范"," 政治背景" 收藏

  • 荥阳鲁庄墓地墓发掘简报

    鲁庄墓地位于河南荥阳市贾峪镇鲁庄村,为配合郑州豫能热电有限公司的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其进行考古发掘,发现西晋时期墓葬27座。墓葬排列有序,出土遗物较为丰富,为研究中原地区西晋时期的葬制、葬俗提...

    《华夏考古》 2020年01期 关键词: "荥阳"," 西晋"," 墓葬" 收藏

  • 北朝时期衣物疏地域传统的形成与交流——兼谈高昌衣物疏的渊源

    衣物疏起初只是简单的随葬品清单,至迟在三国时期发展出了"署名"类衣物疏。其后由于南北分裂,河西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衣物疏各自发展,形成了不同文本格式的衣物疏。河西地区将衣物疏与过所文书杂糅,并融入了一些其...

    《西域研究》 2020年01期 关键词: "衣物疏"," 丧葬文书"," 地域传统"," 丝绸之路河南道" 收藏

查看更多

晋南相似词

晋南相关词

晋南相关期刊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1570号-13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0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