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法

更新时间:-- | 阅读量: 101

教育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着重对现象的解释,而不是对普遍规律的阐发。该方法作为...解释法的方法应归功于人类学、人种论和社会学等学科。具体的方法被称为现象学(phenomenology)、民族方法学(见人种研究[ethnographi ...

搜索到与“ 解释法”相关的文献共 30

  • 的合

    在必然性中生活,是不幸的事,但是在必然性中生活,并不是一个必然性。通往自由的道路到处都开放着。——伊壁鸠鲁一、引言:对法律解释合法性的追问 (一)法律解释必然产生合法性问题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法制愈益...

    《法律方法》 2004年00期 关键词: 收藏

  • 治反对:一个不妥当的命题?——与陈金钊教授商榷

    陈金钊教授提出的"法治反对解释"命题,既不符合法治建设初级阶段的要求,也无助于解决中国现阶段司法过度解释、错误解释盛行的问题,反而可能会对法律的正确适用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法治反对解释作为一个评...

    《法律方法》 2009年02期 关键词: "法律解释"," 法治"," 过度解释"," 错误解释" 收藏

  • 对中国司中打捞费有关责任限制规定的理解

    海上打捞引起的赔偿请求能否限制责任,《中华人民共和目海商法》没有规定,最高人民法院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对其予以明确规定。司法解释也对碰撞船舶之间追偿的打捞费规定为应受限制,但不周全,建议在修改《中华人民共...

    《中国海商法年刊》 2010年4期 关键词: "打捞费","海事赔偿责任限制","船舶碰撞" 收藏

  • 中国治的现象与理性展望

    一、引言:重说中国法治今天要讲中国法治,需要看到改革三十年的影响。三十年的法治史就是一部法治自我解放的历史。从1978年关于法律平等的讨论开始,经过"法治-法制"、"法治-人治"这两对重要范畴的规范性...

    《安徽大学法律评论》 2010年01期 关键词: 收藏

  • 的制度逻辑——基于中国语境的分析

    解释学逻辑和我国制度逻辑之间的背离与张力,引发了学者对我国法律解释体制进行重构的理论冲动。但是,应然的理论逻辑并不足以否定实然的制度逻辑,而是应从制度逻辑的功能正当性出发,解决理论逻辑和制度逻辑的张力...

    《法律方法》 2010年00期 关键词: "法律解释"," 立法解释权"," 司法解释权"," 法官解释"," 制度逻辑" 收藏

  • 论限制股东表决权的正当性——兼评“公司三”第17条

    根据股权行使的目的,通常将股权分为自益权与共益权。自益权是指股东为自己单方的利益而行使的权利,权利的主要内容是财产权。自益权主要包括:股利分配请求权、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新股认购优先权、退股权、股份转...

    《中国商法年刊》 2012年00期 关键词: 收藏

  • 位阶关系否定论

    研究刑法解释方法及其位阶关系的目的在于确立裁判规范。刑事裁判的形成需要判断,需要考虑判决的社会效果和社会接受性。这是解释方法本身所不能胜任的,也是为刑法解释方法位阶关系论所忽视的。所谓刑法解释方法的位...

    《法律方法》 2013年01期 关键词: "刑法"," 解释方法"," 位阶关系"," 否定" 收藏

  • 宪法案件的筛选机制——我国启动宪的技术障碍的排除

    一、问题的提出:案件数量作为启动宪法解释的技术障碍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宪法的程序,我国宪法并没有具体规定。2000年颁布实施的立法法第90条、第91条对全国人大常委审查与宪法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地方性...

    《中国宪法年刊》 2013年00期 关键词: 收藏

  • 自然视阈中的公基本原则

    <p>自然法学强调法和法律的区分,认为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之外存在法。在私法领域,基于私法的造法性以及制定法的局限性,适用法律时允许依法解释或在法律之外寻找法的做法易为人们所接受;</p>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 "自然法","公法","私法","法律解释","基本原则" 收藏

  • 试论刑的发展趋势

    刑法只有经过解释,才能适用于司法实践活动中。具有我国特色的刑法司法解释作为刑法解释中的一种,从其诞生起一直备受争议。现行刑法明确规定罪刑法定原则,刑法司法解释存在就缺乏法律依据,违背罪刑法定原则的精神...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 "刑法司法解释","罪刑法定","司法刑法解释" 收藏

查看更多

解释法相似词

解释法相关词

解释法相关期刊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1570号-13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0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