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 阅读量: 204
音乐家,昆曲行家。字清如,号次公,江苏无锡人。幼聪颖,喜音乐。六岁从邻居颖泉学笙、箫、...同年吴逝世,弥留之际,嘱家人将手抄《天韵社曲谱》及紫檀三弦赠杨荫浏,以杨为衣钵传人。杨每次回乡,必去天韵社教曲和伴奏,直到抗日战争时远离家乡为止。 ...
搜索到与“ 杨荫浏”相关的文献共 5条
从1840年开始,横亘在中国文化面前的所有困惑与难题其实只有一个,即解决好古今、中外、雅俗这"三大关系"或曰"三大矛盾"。一百多年来,中国文化界的几乎所有争论与分歧、努力与实践,无出其外。至今,此难题...
《中国音乐学》 2020年01期 关键词: "" 收藏
锣鼓乐由相对的音高、严密的节奏对位和丰富而有序的音色变化组成,是我国传统多声部音乐中极富特色的部分。杨荫浏先生对《十番锣鼓》《十番鼓》等锣鼓乐的研究极为深入,论述全面,记谱精准,而且有记录过程的叙述,...
《中国音乐学》 2020年01期 关键词: "杨荫浏"," 十番锣鼓"," 乐种研究"," 记谱"," 学习与继承" 收藏
本文是采用"口述史"的视角和方法,对杨荫浏先生的学术生涯进行一点新的解读。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梁茂春对杨荫浏先生进行了多次采访,又多次采访过曹安和先生。本文以这些"口述"史料为主要依据。
《中国音乐学》 2020年01期 关键词: "杨荫浏"," “口述音乐史”"," 中国音乐史" 收藏
在古代,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宗教、文化、艺术和音乐交流十分频繁,但在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后,两国之间的接触、交往和文化交流就大为减少了。直到印度独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印度电影在中国受...
《中国音乐学》 2020年01期 关键词: "杨荫浏"," 中印音乐比较研究" 收藏
杨荫浏先生重视实践,学贯中西,高屋建瓴,成就斐然。在教学中,他要求学生在进行研究时一定要联系音乐表演实践并从全人类音乐的高度看问题。通过回顾20世纪70年代杨先生上的一堂课,指出重视实践和学习国外成果...
《中国音乐学》 2020年01期 关键词: "表演实践"," 中外音乐"," 术语" 收藏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