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

更新时间:-- | 阅读量: 322

自公元420年刘裕建宋,至公元589年隋文帝灭陈,在一百六十九年的时间里,我国南方共经历了...萧齐共七帝,前后凡二十三年,是南朝中最短命的王朝。梁朝自公元502年建立至557年灭亡,前后共四帝五十五年。其中,仅开国皇帝萧衍就在位四十七年 ...

搜索到与“ 南朝”相关的文献共 15

  • 鲜新安沉船的保护研究

    一、新安沉船的打捞和沉船构件新安位于朝鲜半岛的西南海岸,北纬35°01′5″,东经125°05′06″。过去渔民在这个地区捕鱼时,经常从他们的渔网中打捞到古陶瓷器。南朝鲜文化财管理局于1976年着手制...

    《海交史研究》 1990年01期 关键词: 收藏

  • 魏晋时期的土地立法及其作用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一段长期的分裂割据时期,在长达三百六十余年的历史中,除西晋一度统一全国之外,始终处于各个政权之间相互对峙,并不断地改朝换代的局面。各朝统治者为在长期的战争与对抗中巩固和壮大自己的...

    《法律史学研究》 2004年00期 关键词: 收藏

  • 隋代散乐与戏剧关系札论

    汉魏六朝的散乐是后来成熟形态的中国古典戏剧的直接渊源。汉魏六朝时期相继出现了“乐”、“戏”、“戏场”、“看戏”等词汇,都为后世戏剧领域所继承。金、元之前的戏剧,即以传统的“散乐”命名。隋开皇初定七部乐...

    《文学与文化》 2010年1期 关键词: "散乐","戏剧","礼毕乐","文康乐" 收藏

  • 宋郑缉之《东阳记》考述

    <p>郑缉之《东阳记》是较早的古代地记作品,或于南宋时亡佚。在今人刘纬毅等辑本之外,补辑得《东阳记》佚文数条。并在此基础上,对《东阳记》佚文价值进行了评述。<br/></p>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 "《东阳记》","亡佚时代","佚文","价值" 收藏

  • 魏晋志怪故事《怒特祠》的流变及民俗文化渊源

    《怒特祠》的雏形是《史记·秦本纪》中对秦文公功绩的一处记载:“二十七年,伐南山大梓,丰大特。”大多数《史记》注解都是用志怪故事《怒特祠》来加以解释,实际上,在《史记》中,“丰”当是“逢”的借用,意思是...

    《文学与文化》 2011年4期 关键词: "《怒特祠》","丰大特","民俗","巫术" 收藏

  • 魏晋时期袍服的研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袍服演变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袍服开始成为便服。同时由于民族的融合,袍服开始出现多种款式,并且大量吸收少数民族服装元素。文章通过对经史文献、壁画、出土绘画、博物馆馆藏绘画等实物进行研究...

    《服饰导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 "袍服","魏晋南北朝","形制变迁","民族融合" 收藏

  • 中国易学象数对越都城顺化的影响

    越南阮朝都城顺化,是以中国明清都城北京为蓝本建造的,受到了中国传统都城文化的深刻影响。易学&nbsp;&nbsp;&nbsp; 象数作为中国传统都城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阮朝都城顺化得到了充分体现,...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 "易学象数","越南","阮朝都城顺化" 收藏

  • “形似”与山水诗的空间感

    从赋法起源的“形似”说,在魏晋南北朝诗论、画论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不仅确立了“文贵形似”“以形写形,以色貌色”的审美观念,而且被诗人积极地运用于诗歌创作中。其中,尤以谢灵运为代表,其山水诗中使用的“形...

    《唐山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 "形似","赋法","诗法","山水诗","谢灵运" 收藏

  • 魏晋时期陇东的民族

    魏晋南北朝时期,陇东是个多民族活动的地区。根据史书记载并结合一些碑铭资料,可以看出主要有匈奴族、羌族、鲜卑族以及卢水胡、西域胡等。他们分布范围广泛,人口众多,是当时这一区域的主要人口组成部分,对该地区...

    《西夏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陇东","民族" 收藏

  • 竞陵八友咏物诗研究

    <p>咏物诗在发展过程中,其托物言志传统至六朝时渐被专事咏物所取代。</p>

    《临沂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 "竞陵八友","咏物诗","主体化","娱情化" 收藏

查看更多

南朝相似词

南朝相关词

南朝相关期刊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1570号-13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0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