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 阅读量: 103
佛教在中国发展的特殊形式或说中国化的佛教。为北传佛教的中心,可分汉地佛教,西藏...反映了中国佛教后期哲学思想的重要特点。近代以来,杨文会创办金陵刻经处和佛教学堂(“祇洹精舍”),欧阳竟无创办“支那内学院”(中国佛学院),太虚等发起佛教复 ...
搜索到与“ 中国佛教”相关的文献共 6条
中国佛门善书者众多,在书法艺术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影响深远而巨大。而中国佛教对于书法艺术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还有持续长远、参与者众多的历代写经和刻经(包括碑版、摩崖、经幢以及后来的雕版等)活动。作为佛门重...
《文学与文化》 2010年1期 关键词: "书法艺术","写经","刻经" 收藏
本文考察了汉传佛教典籍中对龙和龙王的描述,确定了龙王信仰形成的过程和时间,指出中国民间的龙王信仰是在隋唐之际随着佛教观念的普及而逐渐形成的。中国人对于龙的认识,大多可以在佛教典籍中找到依据。又通过对古...
《文学与文化》 2012年3期 关键词: "龙王","龙王信仰","佛教" 收藏
佛教在汉代最初传入中国并不是只有一条路径,而是存在南传和北传两大系统,其中南传系统又存在东南海上传入和西南陆路传入两条路线。两大系统在传播载体、传播者身份和传播者对佛教的态度等多方面均存在巨大差异,而...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 "佛教","传播","途径","南方地区","世俗化和功利化特征" 收藏
佛教禅定作为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另一种声音”,是中国本土心理学体系构建的关键一环。首先,佛教禅定具有“内求”及“证知”的内证特色,区别于西方心理学研究方法。其次,佛教禅定不仅包括层次清晰的操作程序与方法...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 "禅定","内证","止观","研究方法" 收藏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巴伯(A. W. Barber)教授的近著《佛教中国化:教义、修行、艺术研究》(Sinicizing Buddhism:Studies in Doctrine,Practice,Fi...
《世界宗教研究》 2020年02期 关键词: "" 收藏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的复兴。而中国佛教文化,与儒道并称为中华文化的三大重要组成部分,或曰三大主干。因此,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然离不开对中国佛教文化之精华的继承和发扬。但问题的复杂...
《世界宗教研究》 2020年02期 关键词: "" 收藏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