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 阅读量: 156
1947年生,四川永川人。1985年厦门大学中文系汉语史专业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训诂学、文字学的教学和研究,尤致力于语言学和生态学相结合的生态语言学的开拓研究。近已完成专著《文海探珠》40余万字,将由山西高校联合出版 ...
搜索到与“ 生态语言学”相关的文献共 5条
生态语言学是生态学和语言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语言与环境的互动关系。18世纪末,学者们就开始思考语言、思维和周围世界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豪根开创了"生态隐喻"的语言生态学研...
《跨语言文化研究》 2016年01期 关键词: "生态语言学"," 语言和环境"," 豪根范式"," 韩礼德范式" 收藏
评价系统关注语言系统内评价资源的本体意义,应用于生态话语分析时,需要在生态视角下进行拓展和延伸。鉴于此,本文首先明确了比较适合各种生态话语分析的生态哲学观,即"多元和谐,交互共生",接着就评价系统内的...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0年01期 关键词: "生态语言学"," 生态哲学观"," 评价系统"," 生态话语分析" 收藏
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框架的生态话语分析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语言观和方法论,将话语分析置于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历史背景下,并通过语言对社会形成干预。本文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下,从生态语言学视角分析对比了网...
《山东外语教学》 2020年01期 关键词: "生态语言学"," 生态建设"," 系统功能语言学"," 马克思主义语言观和方法论"," 《中国日报》" 收藏
"自然"隐喻是指以自然或与自然相关的事物为目的域的隐喻。本文以生态语言学的隐喻观为理论框架,对生态文学的经典之作《寂静的春天》中的"自然"隐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这些"自然"隐喻均为促进型隐喻,体现了...
《山东外语教学》 2020年01期 关键词: "自然隐喻"," 生态隐喻观"," 生态观"," 生态文明"," 人类中心主义" 收藏
生态语言学考察语言对生物体及其生存环境的影响,其研究主题丰富,视角多样。为梳理学科发展脉络,拓展研究视野,本文基于Halliday (1996,2005)对意义系统的进化过程及其分类的理论阐述,提出生...
《中国外语》 2020年01期 关键词: "生态语言学"," 意义系统进化"," 系统进化类型"," 研究维度" 收藏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