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学

更新时间:-- | 阅读量: 76

贾丰臻著,王云五主编,商务印书馆发行,1930年11月出版。全书由阳明略传、学说、哲学的...人皆说阳明是推崇象山而蔑视晦庵,而不知阳明非但不蔑视晦庵,且推崇晦庵。看了他的朱、陆异同说,就能知道。人皆说阳明是接近禅学的,而不知阳明学非但不 ...

搜索到与“ 阳明学”相关的文献共 12

  • 超越理性:良知哲的道德转型

    本文从王阳明的“良知”这一概念出发,并论述了良知哲学在道德理性层面上的超越。首先,良知哲学完成了对程朱 理性主义哲学的超越以及在不同的层面上向超理性领域的深化。随后,通过对“致良知”这一生命实践理念的...

    《文化产业》 2014年1期 关键词: "王阳明","良知","道德理性","超越","生命实践","自由" 收藏

  • 超越理性:良知哲的道德转型

    本文从王阳明的“良知”这一概念出发,并论述了良知哲学在道德理性层面上的超越。首先,良知哲学完成了对程朱 理性主义哲学的超越以及在不同的层面上向超理性领域的深化。随后,通过对“致良知”这一生命实践理念的...

    《文化产业》 2014年11期 关键词: "王阳明","良知","道德理性","超越","生命实践","自由" 收藏

  • 从心到心态:的当代转换

    传统的复兴是当前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如何从中国传统中找到应对当下各种问题的思想资源,已成为传统研究者面临的重要问题。从文化复兴的角度来说,阳明学在今天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无论从理论还是现实角度来说都是...

    《孔学堂》 2016年02期 关键词: "心学"," 心态学"," 良知"," 知行合一"," 生活世界" 收藏

  • 形而上学之总结 文化哲之肇始——略论在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地位和意义

    与西方古典形而上学相比,中国古典形而上学的总体特点在于:它是一种把知识本质地理解为通过认知主体的心灵涵养所达到的一种个人智慧的道德知识论。按其实质和内容来说,它就是研究旨在获得这种个人智慧的心灵涵养的...

    《王学研究》 2017年01期 关键词: "中国古典形而上学"," 道德知识论"," 道德本体论"," 阳明心学文化哲学" 收藏

  • 从孝悌本心到至善中道——论良知的德行进阶

    阳明在龙场悟道确立自己独到的学问道路之后思想仍经历了丰富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被称为为教三变。有学者认为这三变只是阳明学问工夫纯熟度的差别,义理骨干没有变化。本文通过对照先秦儒家的德目和成德境界论,分析...

    《王学研究》 2017年01期 关键词: "知行合一"," 致良知"," 《大学问》"," 孝悌仁心"," 修德" 收藏

  • 自然思想及其开展——从王到刘宗周

    自然的重要性,在宋明理学中主要表现为理学家将其确立为天理良知的核心内容;而理学家对自然内涵的不同侧重及其运用,是我们借以考察理学发展的线索所在。本文在梳理阳明学自然思想及其意义架构的基础上,厘清从王阳...

    《王学研究》 2017年01期 关键词: "自然思想"," 阳明学"," 义理架构" 收藏

  • 龙场悟道及其实意蕴

    王阳明"龙场悟道"是一件具有重大思想史意义的事件,其价值意义在于:首先,将朱子学的外在天理安置于心体,实现本体论的转换,为其实学思想提供内在的本体依据;其次,确立了心的本体-主体地位,肯定了"民"的价...

    《王学研究》 2017年01期 关键词: "王阳明"," 龙场悟道"," 意义本体"," 价值主体"," 实学" 收藏

  • “读书圣贤”:王论士人的志向

    "成圣"是宋明理学的一个重要论题,王阳明对此问题有着深刻的思考。在中晚明士风功利而颓废的背景下,王阳明对于当时士人的科举功名之庸俗志向予以了激烈批判。在阳明人生和思想历程中,其多次思考士人应该如何立志...

    《王学研究》 2017年01期 关键词: "士人"," 成圣"," 立志" 收藏

  • 格竹的分析:与植物学的一场跨学科对话

    本刊的主管、主办单位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多年来是阳明学研究的重镇。本刊的"阳明学研究"栏目开辟有年,与此研究相互呼应。格竹是王阳明生命中一件有鲜明痕迹的事情,但阳明学界多仅提及,并无深刻研究。本刊很想就...

    《浙江学刊》 2020年01期 关键词: "" 收藏

  • 从“文武合一”到“心刀合一”——基于中日比较的视域

    武士的形象在日本就如同中国的君子。中国有"君子一言",日本有"武士一言",都是用来形容诚信的。在仁、智、勇这三个核心概念中,儒士文化凸显的是仁与智,强调"仁智合一",而武士文化凸显的是仁与勇,强调的是...

    《浙江学刊》 2020年01期 关键词: "文武合一"," 心刀合一"," 仁智合一"," 仁勇合一" 收藏

查看更多

阳明学相似词

阳明学相关词

阳明学相关期刊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1570号-13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0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