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

更新时间:-- | 阅读量: 314

又称历史课问答法。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问题,启发学...历史教师运用谈话法进行教学,要注意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特别是在讲授新知识的过程时,如完全采用谈话法,放弃讲述、讲解,可能流于形式,影响学生学习历 ...

搜索到与“ 历史课”相关的文献共 52

  • 关于新改下作业的思考

    历史作业是巩固历史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 因而改革历史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赋予历史作业更多的创造性、开放性和灵活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既是适应素质教育和历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摆在每...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2005年04期 关键词: 收藏

  • 构建高效堂的策略研究——以人教版《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课为例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有关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和研究已呈百家争鸣和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笔者认为只有把学科本体知识的优化和课堂教学中技术层面的创新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打造高效的...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2012年Z1期 关键词: "高效课堂"," 目标优化"," 资源整合"," 教学方式"," 教学手段" 收藏

  • 后作业:高中探究性学习的有力保障

    高中历史新课程非常强调历史学习的探究性,新课程实施几年以来,大多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探究性,但在课后作业的布置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在课后作业这一环节提高高中历史学习的探究性,...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2012年01期 关键词: "高中历史学习"," 课后作业"," 探究性"," 实践活动" 收藏

  • 讨论教学法在堂上的运用

    初中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以史为镜,知得失,明进退的处事能力,但传统教学法过于强调学生的吸收能力,忽略让学生吸收运用输出知识的能力,所以以学生为主体,以讨论活动为课堂组织形式的新型讨论教学法是...

    《考试与评价》 2014年12期 关键词: "讨论教学法","初中历史","历史教学" 收藏

  • 让初中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舞台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会学生学习”。即我们教师的任务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要让他们自己会学习。那如何培养学生会学习呢?我以为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考试与评价》 2014年8期 关键词: "历史课堂","自主学习" 收藏

  • 高中讲评中如何调动学生参与讲评活动

    讲评课是历史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连接平时教学与测试的桥梁,不但是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更是提高学生应试技能与素质的重要步骤。本文论述了如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参与到历史...

    《考试与评价》 2014年1期 关键词: "高中历史","讲评课","学生参与" 收藏

  • “学案导学法”在高中的实践与探索

    本文着重探讨“学案导学法”的指导思想、依据及实施策略,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充分发挥高中历史课在素质教育的功效。...

    《考试与评价》 2014年7期 关键词: "学案导学法","高效课堂" 收藏

  • 堂教学设计个性化初探

    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太多的学生个性,最终培养出了一大批只会盲从,无甚创造力的学生:不敢轻易向权威挑战,而屈从于所谓的书本的权威、老师的权威,甚至沦为应试教育的复制品。诺贝尔奖金设立以来与我们国家自...

    《考试与评价》 2014年9期 关键词: "历史课堂","个性化初探" 收藏

  • 巧用生活教育 灵动

    “历史之为历史,在于其留给人有血有肉的回忆和启迪”。因此,课程标准对中学历史教学提出了“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基本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链接”,实现中学历史课堂教...

    《考试与评价》 2014年7期 关键词: "历史教学","历史课堂","生活化" 收藏

  • “问题教学法”在堂中的运用

    记得在高中时,我的一位历史老师上课很有特色,他的每一节课都让我期待,现在回想起来,他所使用的方法就是“问题教学法”。经过十多年的教学生涯,我终于知道为什么那位历史老师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是因为他的教学方...

    《考试与评价》 2014年5期 关键词: "“问题教学法”","历史课堂" 收藏

查看更多

历史课相似词

历史课相关词

历史课相关期刊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1570号-13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0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