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 阅读量: 93
北宋契嵩著。主题是阐扬佛教的孝道,以会通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契蒿认为,佛徒持戒意在成善...佛教不仅崇尚孝,而且其孝至大、至纯。所以天下众生欲修福,不如笃孝;欲笃孝,不如守戒。契嵩还认为,儒佛可以相互配合,共同弘扬孝道。“以儒守之,以佛广之 ...
搜索到与“ “孝”论”相关的文献共 5条
一、引论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八月,孝文帝在"南伐"的旗号下,率大军离开都城平城。九月,抵达洛阳,稍事停顿,复驱军南进。"(帝)戎服执鞭,御马而出,群臣稽颡于马前,请停南伐。帝乃止,仍定迁都...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 1997年00期 关键词: 收藏
在中国古代社会,早有“以孝治天下”的先例,将孝道入“刑”,用孝道来维护社会秩序。而现代社会中对古代留下的孝道文化更多是道德层面上的约束,比较古代孝道在法制中的体现,现代孝道在法律制度中体现较少。社会越...
《时代经贸》 2015年2期 关键词: "孝道","法律制度","不同" 收藏
佛教本不讲孝道,传入中国后,三国时期开始吸收中国的孝道观念,此后,中国佛教才有了孝道观念。吐蕃占领敦煌后,敦煌人民不忘家国宗祖,将家国之思、宗祖之念融入佛教信行,建家窟以代宗祠家庙,将唐宗及父祖同祀于...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 "佛教","孝道","佛窟","家窟","入世合俗" 收藏
李孝光是元代中后期重要的文学家。关于他的生卒年、应征诏年,史籍文献载述不同,今人各有取从,纷纭莫一。兹文详作考论,认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卒于元顺帝至正十年(1350年),享年六十...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 "元代","李孝光","生卒","应征","温州" 收藏
阳明在龙场悟道确立自己独到的学问道路之后思想仍经历了丰富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被称为为教三变。有学者认为这三变只是阳明学问工夫纯熟度的差别,义理骨干没有变化。本文通过对照先秦儒家的德目和成德境界论,分析...
《王学研究》 2017年01期 关键词: "知行合一"," 致良知"," 《大学问》"," 孝悌仁心"," 修德" 收藏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