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 阅读量: 65
宋玉楚襄王问于宋玉曰(1):“先生其有遗行与(2)?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3)?”...形容动词“不誉”,倒装在句末是为了加强语气。(4)唯,然,有之:都是应词,意即“啊,是的,有这么一回事”。(5)毕其辞:把话讲完。(6)郢:楚国的都城 ...
搜索到与“ 形容动词”相关的文献共 4条
洪洞县位于山西省南部,洪洞方言属于中原官话,洪洞方言里的词语重叠现象非常有趣。文章从语法学的角度浅显地谈一下洪洞话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的重叠式。
《新世纪论丛》 2006年02期 关键词: "洪洞方言"," 词"," 动词"," 形容词"," 重叠" 收藏
汉语中的"好/易/难+动词/形容词"结构无法纳入主谓宾、定状补等组合关系中。本文将从语义方面分析这一结构,希望引起人们对汉语语义研究的重视。
《现代语文》 2012年06期 关键词: "好"," 难"," 易"," 主观评价"," 语义" 收藏
本文通过一项实证研究,考察中高级日语母语者日语动词、形容词中的单音节语素对汉语词汇习得的影响。实验以日本大学汉语专业中高级日语母语者为被试,采用翻译法,让被试写出日语词组中单音节目标词相应的汉语。实验...
《汉语学习》 2020年01期 关键词: "语素"," 单音节"," 日语母语者"," 习得" 收藏
由名词和动词发展而来的形容词在语义上具有"表多"和"表好"的语义倾向,其背后的语用动因是标记理论和乐观原则。了解兼类形容词的语义发展规律能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分析词汇的意义,对词典的释义也有一定帮助。
《汉语学习》 2020年01期 关键词: "兼类"," 形容词"," 标记理论"," 乐观原则" 收藏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