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 阅读量: 95
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是随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而诞生的。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我国一......点的统一问题,毛泽东提出的共同美学问题。这些问题的讨论对深化我国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研究,对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的建立有着重要的意义。
搜索到与“ 中国马克思主义化”相关的文献共 19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入手,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动因,提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化"的内容,指出当代中...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03期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收藏
大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一种理论诉求,也是一种现实需要和历史使命。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纪...
《党史纵横》 2010年07期 关键词: 收藏
<正>毛泽东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亲身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生。而调查研究是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途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没有有效的调查研究就没有
《党政论坛》 2012年02期 关键词: 收藏
霍夫兰等人提出的信源的可信性效果概念揭示了信源的可信度与说服效果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 学大众化的传播者的可信度提供了理论框架和研究路径。文章在借鉴霍夫兰等人信源的可信性效果理论的基础...
《文化产业》 2014年1期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传播学","可信性","对策" 收藏
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发展,打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成为时代重大课题,而打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则需要方法论的自觉。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法论" 收藏
<p>“两个百年”中的第一个百年日益临近,我国的改革正在不断深化,依法治国也在加快推进,从严治党是我们党一贯的标准,所以“四个全面”的提出正逢其时,理论基础坚实,能够经得起实践检验。“</p>
《改革与开放》 2015年9期 关键词: "“四个全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历史地位" 收藏
通过实训,帮助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有一个总体了解;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有一个基本的把握;理解实事求是是马克思...
《科学中国人》 2015年7期 关键词: "小组分工学生探究实施方式" 收藏
<p>中国的革命和实践是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的,正确、科学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实现民族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p>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十八大","本体论","目的论" 收藏
<p>向警予(1895-1928),原名向俊贤,湖南溆浦县人,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及早期领导人之一,女权主义领袖,无产阶级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重要领导人。<br/></p>
《湘潮》 2015年10期 关键词: "向警予","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收藏
蔡和森是我党早期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宣传家,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最初阶段, 他不仅系统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 并作了民族化、通俗化的尝试, 而且较早地明确提出要把马克思...
《湘潮》 2015年3期 关键词: "蔡和森","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代表" 收藏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