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 阅读量: 263
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的文学,称近代文学,即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文学。这...如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秋瑾的《宝刀歌》、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警世钟》等。这一时期,革命报刊和文学期刊纷纷出现,还出现了近代 ...
搜索到与“ 中国近代文学”相关的文献共 5条
本文立足于后殖民语境,从翻译目的、文本选择及翻译策略三方面对中国近现代若干重要译家的文学翻译文本进行分析,认为近现代中国译家在文学翻译中的解殖民化意识由来已久,他们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对平等的追求就是其解...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08年02期 关键词: "解殖民化"," 解殖民化意识"," 文学翻译"," 弱势文化"," 强势文化" 收藏
本科毕业论文的实施,不仅需要合理的理念设计和较好的运行程序,而且还需要管理者高度重视和逐步地制度改进。中国近代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呈现出四个特点:理念设计上凸显本科学业属性;运行方式上强调课程化管理;...
《重庆高教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 "本科毕业论文","管理特点","中国近代大学" 收藏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异动与"西学东渐"的不断深入,中国近代社会的传统教化体系渐趋瓦解。有识之士更从制度和思想层面对中国社会进行深刻的理性反思,对西方近代意义上的政教制度和学术思想予以极大的关注。由此,美...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01期 关键词: "《文学兴国策》"," 文化互动"," 道德教育" 收藏
中韩近现代文学交流历经重新审视与相互认知、交叉互动与多样化发展、共同话语与深度合作等三个不同发展阶段,通过跨界对话与深度交流,实现了历史转型与价值重建,并不断完善主体性与现代性建构。其相互译介实践,在...
《中国比较文学》 2020年01期 关键词: "中韩近现代文学"," 文学交流"," 主体性"," 现代性"," 跨界书写" 收藏
20世纪中国思想史和文学史上,美及其美学思想的引入、生发和建构,不仅成了促进中国社会文化变革的重要催化剂和思想酵素,更是中国文学理论和批评得以更新换代的重要标志,其在中国文化意识形态场域不断掀起的理论...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01期 关键词: "美育代宗教"," 儒教"," 政教"," 礼教"," 诗教"," 蔡元培"," 德国古典哲学" 收藏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