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 阅读量: 327
指绘画作品所表现的一种意境,或指画家欲表现的主观情思。宋代郭熙、郭思《林泉高致·...人须养得胸中宽快,意思悦适,如所谓直子谅,油然之心生,则人之笑啼情状,物之尖斜偃侧,自然布列于心中,不觉见之于笔下。晋人顾恺之必构层楼以为画所,此真古之 ...
搜索到与“ 画意”相关的文献共 15条
王建山,生于1956年5月,1983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为贵州民族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委员,贵州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版画作品...
《今日艺术》 2008年08期 关键词: 收藏
在艺术形式和语言上,任何时代都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继承和开创新的艺术样式和新的语言,但是艺术语言和样式上的创新并不是一味地标新立异,而是以继承前人的优秀的文化遗产和思想的基础上再创新和发展的。在油画本...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09年02期 关键词: 收藏
艺术对女性的关注从来没有停止过,因为描绘对象的特殊性,仕女画在发展中附着了更多的社会信息。随着社会对女性审美要求的变化和历代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仕女画在风格、审美价值、文化内涵等方面发生着不同的变化。...
《景德镇陶瓷》 2012年01期 关键词: "宋代"," 仕女画"," 礼教"," 传神论"," 线条超越原则" 收藏
今天,中国画包括山水画如何创新,是一个时代的课题,也是每一位锐意创新的画家必须面对的问题。当代中国实力派山水画家丁杰,以他既有传统功力又有创新意识的作品,给出了自己令人信服的答案。他的山水画不仅"古法...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2年04期 关键词: 收藏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的栖息在大地上。”诗意的生存,就是那种在生活里到处都能感觉到生命和美的存在的生存。而语文教材正是情景交融的产物,它折射出作者丰富的情感,让师生的心灵沉浸于语文文本灵透的字...
《考试与评价》 2014年7期 关键词: "语文课堂","诗情画意" 收藏
<p>根据新课改精神,如何带领学生感受作品的意境,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这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br/></p>
《考试与评价》 2014年5期 关键词: "诗歌教学","朗读训练","鼓励联想" 收藏
“怎样正确评价中国画的好与不好”是个备受争议的话题,不过我觉得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谢赫的“六法”就已作了明确回答了。“六法”是指“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这“六法”...
《公关世界》 2015年6期 关键词: "欣赏","写意画" 收藏
“绘画需要写意精神,绘画何尝不需要匠人精神”,这是上海中国画院洪健老师为海上云水山艺术传播论坛第一回讨论提供的主题。针对“匠人精神”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意义,大家各抒己见,也可有即时性的辨论。...
《公关世界》 2015年5期 关键词: "绘画","精神" 收藏
对于陶瓷绘画作品来说,其主要目的就是意境的营造。对于当前我国陶瓷绘画而言,主要还是讲究陶瓷艺术的营造, 而陶瓷绘画主要也是来源于中国绘画,中国绘画和陶瓷绘画在艺术思想与技法上都存在着一定共通性,因此,...
《文化产业》 2015年1期 关键词: "中国陶瓷","绘画艺术","意境","营造" 收藏
艺术作品有多重表述方式,即便是面对同样的现实,由于画家的认识体验和思考不同,画中的艺术形象也会出现不同的表述方式。象征就作为绘画作品中最常用的一种表述方式,旨在以物状情,以形象表达思想,可以更深刻、更...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 "象征","绘画作品","艺术","构图","色彩" 收藏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