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 阅读量: 79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儒林外史》研究继续走向深入。胡金望《一九九○年以来 〈儒林外史...胡益民、周月亮指出吴敬梓所思考的是“文化现状”与“文化记忆”的矛盾问题。“文化记忆”指的是对“所谓‘处则不失为真儒,出则可以为王佐’的那种士人理想的追 ...
搜索到与“ 文化记忆”相关的文献共 9条
在严歌苓的创作中,对中国的怀想始终是重要的部分。其历史书写不仅仅意在展露人性的复杂,更重要的是通过个体经验对历史的重构,从而寻求文化身份的认同。与以往和普遍文化记忆联系在一起的身份取向不同,在“穗子”...
《华文文学》 2006年02期 关键词: "严歌苓"," 历史记忆"," 个体经验"," 文化身份" 收藏
文化记忆的形成,以一定的时间结构和历史意识为基础,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对自身的历史和民族文化知识进行文本化和经典化的结果。在文化记忆中保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必须返回到社会记忆的层面才能得到长久的传承。同时,...
《励耘学刊》 2008年01期 关键词: "文化记忆"," 集体记忆"," 社会记忆"," 文化传承" 收藏
作为"创始神话"的宗教叙事,既是特定传统和群体的自我建构,也是为经验赋予形式和秩序的意义建构。本文以基督教符号系统在西方文化语境中的延展为例,试图借助母题分析、媒介分析和类型分析的三种进路及其问题领域...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2012年01期 关键词: "神话叙事"," 文化生产"," 意义结构" 收藏
随着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一种美丽而神秘的亚文化——文身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发展到今日,文身已经有了一 定的文化内涵与固定群体,本文通过整理实地调查获得的一手资料与阅读文献获得的二手资料,对其现在与未...
《文化产业》 2014年10期 关键词: "文身","社会学解读","亚文化","理解社会学","符号互动论","社会规范","社会越轨","社会认同","场域理论","印象管理","自\n我鉴定","反思" 收藏
舞钢地区的冶铁业自春秋战国而延续至今,形成了以冶铁文化为主的丰厚文化遗产。传统的冶铁文化给人们留下了深刻而丰富的历史记忆,并在现代也得到了传承与创新,造就了现今舞钢市“中国冶铁文化之都”的地位。舞钢市...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 "舞钢","冶铁文化","历史记忆","现代传承" 收藏
在解读记忆场所内涵基础上,分析“人-事-物”核心要素的链动关系,提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记忆场所的“物质性”“象征性”和“功能性”意义形态;研究认为,激发和再现记忆场所活力应增强记忆场所保护的公众意识,尽...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 "传统武术","记忆场所","文化记忆","集体记忆" 收藏
口述史方法对于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研究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它的跨学科属性与记录文化记忆功能,既能满足旅游研究的跨学科要求,又能强化以往文化影响研究较薄弱的"记忆"环节。在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研究中应用口述史方...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01期 关键词: "记忆"," 旅游社会文化影响"," 口述史方法" 收藏
文化记忆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每个社会和时代都借助文化记忆的凝聚力维系身份认同。学校仪式是文化记忆的重要组织形式,它在存储文化传统、强化集体成员的身份认同,以及引导正确的文化行动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在现...
《教育学报》 2020年02期 关键词: "学校仪式"," 文化记忆"," 文化传统"," 身份认同" 收藏
数十年来,当代文化记忆研究在持续产生大量成果的同时,也因为核心概念的术语铺陈和语义过载而饱受诟病。本文以问题为导向,在批判式细读和历时性比较的基础上,对洛特曼式和阿斯曼式文化记忆研究范式进行了一些必要...
《俄罗斯文艺》 2020年01期 关键词: "文化记忆"," 集体记忆"," 遗忘"," 洛特曼"," 阿斯曼" 收藏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