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 阅读量: 197
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心理上的影响,把社会所要求的一定...学生品德教育的主要方法是:说服教育、实际锻炼、一陶冶教育、指导自我教育和品德评价等。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必须建立一支精干的、稳定的有较高理 ...
搜索到与“ 学生品德”相关的文献共 16条
大学生思想品德失真现象,是指品德表现不能真实反映面貌的状态。它既可能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在不同情境中表现形式的矛盾或偏差,又可能是品德结构在不同层次上呈现出的某种不一致性或不协调性。这种现象的存在,严...
《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02年00期 关键词: "大学生品德"," 失真"," 对策" 收藏
当前,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问题愈来愈引起社会的关注。那么,造成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原因是什么?又该如何矫正呢?笔者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
《消费导刊》 2010年01期 关键词: "中学生"," 不良品行"," 原因"," 矫正" 收藏
交往是人类生存必备的技能。小学生正处于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渴望交往,渴望与外界发生更多联系。然而,现在的学生交往能力很差,没有合作意识。大多数孩子为独生子女,受到父母过度的保护,没有兄弟姐妹...
《考试与评价》 2014年9期 关键词: "浅谈品德","社会课" 收藏
钱学森在《关于思维科学?序》中指出:“要培养一个人成才,很主要的一个因素在于思维,在于科学的思维,因而通过对思维规律的研究应该把科学的思维原理和方法告诉广大青少年们。”因此,思想品德课需要充分发挥学科...
《考试与评价》 2014年6期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思维能力" 收藏
<p>生活化教学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一种有效教学策略。<br/></p>
《考试与评价》 2014年4期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基础策略" 收藏
中学生除了学习必要的数理化知识,还要加强道德建设,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中学阶段的学生往往是思想昀不稳定 的时期,教育相关部门应该周期性的制定相符的研究内容。同时结合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在中学阶段学生的...
《文化产业》 2014年1期 关键词: "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问题","对策" 收藏
马克思早在一百年前就提出了“人始终是主体”的思想,可长期以来,相当多的教师却把学生当成灌输知识的“容器”和存放知识的“书橱”,甚至于思想品德教育也是如此,以至于思想品德教育成了教师苦口婆心的说教。笔者...
《考试与评价》 2014年11期 关键词: "学生","主体" 收藏
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疑问是发现之母,思维发端于问题。质疑能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础,强化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但在现在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学生越来越不愿意向老师质疑,缺乏学习...
《考试与评价》 2014年12期 关键词: "初中思想","中学生" 收藏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有着塑造品德、进行思想与道德教育的作用,因此其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地渗透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
《考试与评价》 2014年6期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收藏
<p>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生活情境的创设受到了越来越多师生的欢迎。<br/></p>
《考试与评价》 2014年3期 关键词: "生活情境","小学" 收藏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