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 阅读量: 339
现、当代诗集。绿原著。...是作者从1941年至1981年间所写的作品中选编而成的,较为系统地反映了作者诗歌创作的概貌。作者在“自序”中说:“这部诗稿是我过去全部所写的一部分,大体包括5个阶段:第一是《童话》时期的摸索阶段,第二是政治抒情 ...
搜索到与“ 人的诗”相关的文献共 27条
我国野生花卉资源非常丰富。多少年来,各地植物爱好者还力排险阻,跋山涉水去寻找、引种,建立繁殖基地,利用杂交嫁接或试管繁育,使珍稀野生花木得以保存和繁衍。在野生花木中,小花木兰特别受到宠爱,它早已成为...
《绿色大世界》 1997年05期 关键词: 收藏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与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我谨以这篇短文,作为纪念。最近,我无意中从一本旧书上读到郁达夫的一首诗。《三月初九日过岳王墓下改旧作》诗云:凭眺湖山日又曛,回车来拜大王坟。虫沙早...
《长白山诗词》 2006年03期 关键词: 收藏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无我之境”是中国近代诗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中西文艺思想交融的结果。而济慈提出的“诗人无个性”与“消极感受力”是针对文学创作主体在创作过程中的主要特点提出的,在英国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 2007年01期 关键词: "无我之境"," 诗人无个性"," 消极感受力"," 境界" 收藏
源时期围绕白居易诗展开的争论,是一个看似偶然实则具有某种必然性的事件,它一方面预示了宗唐与宗宋两派在诗学旨趣上的对立,另一方面也代表了宗唐诗人对尖新浮艳诗风的针砭和对正确创作方向的探寻。同时,此一时期...
《文学与文化》 2011年2期 关键词: "金源诗人","白居易","接受","诗史意义" 收藏
<p>相比于1980 年代“第三代”诗人对日常生活的解构式书写,新世纪以来,中生代诗人在处理日常生活主题方面显得更为成熟和理性。</p>
《文学与文化》 2013年3期 关键词: "新世纪","中生代诗人","日常书写","语言创造","诗意转化" 收藏
我国唐朝诗人刘皂,名不见经传,却写出了一首非常有名的七言绝句《旅次朔方》(又题《渡桑乾》):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诗人客居并州十载,日日夜夜想返回家乡咸阳。出...
《江南(江南诗)》 2013年01期 关键词: 收藏
<p>本文在悬置各种关于诗人代际划分的争议和质疑的基础上,展开对中生代诗人与70 后诗人的比较研究。</p>
《文学与文化》 2013年3期 关键词: "中生代诗人","70","后诗人","反叛写作背景" 收藏
一正忙诸多杂事,第二天又要外出,雨田从绵阳来电话,话急得很,说救急,要我写诗人老乡印象记。这也本是我早有心要写的,写写他的诗,他的人,他那些有意思的事情。认识诗人老乡三十多年了,可写的东西不少,但是如...
《江南(江南诗)》 2013年06期 关键词: 收藏
本文从19世纪三四十年代德国新教知识分子对浪漫文学的批判出发,探讨晚期浪漫派诗人艾兴多夫撰写的《德意志文学史》,尝试厘清作者如何以宗教的视角考察文学,如何对德意志文学史进行另一种建构,尤其是这种建构背...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2014年02期 关键词: "艾兴多夫"," 德意志文学史"," 新教与民族主义"," 罗马公教" 收藏
在山中在山中,反复清洗过于嘈杂的记忆,反复陈述着话语:嗯,在山中!目睹一只衰竭的蝴蝶,不由自主地飞翔……目睹岩石上的鹰,———却拼命收缩着翅膀。...
《岁月》 2015年8期 关键词: "一个人的山水" 收藏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