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 阅读量: 78
李殿魁《古典文学》1979年第一辑
搜索到与“ 文学读解”相关的文献共 12条
朱自清的《背影》是华文语文教材中的名篇,对《背影》的解读,既要参考前人丰富的研究成果,又须取简择要,须从主旨把握和文体特征判定两个角度对《背影》的教学价值进行分析。以往关于《背影》主旨的解读可以分为"...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0年06期 关键词: "《背影》"," 经典课文"," 教学价值" 收藏
马克思认为,工具与机器的差别,不仅仅局限在使用动力的类型上,两者更为本质的区别在于机器的去身体化。整体化的机器是个体化工具内在的自我显现和进化的结果。工具向机器的进化,不可能如西蒙栋所说,以完整的个体...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2年06期 关键词: "马克思"," 机器"," 工具"," 分工"," 技术元素" 收藏
基于后现代课程观的高校人文社会学科自传式课程解读与教学,是受后现代课程观与自传式课程理论启示所提出的课程内容拓展与教学方法改革,主要倡导以下理念:人文社会学科的某些“知识”是相对的历史的,可在适当范围...
《重庆高教研究》 2013年3期 关键词: "后现代","自传式课程","人文社会学科","教学改革" 收藏
阅读教学,首先是阅读,然后才是教学。作为教师,我们很有必要冷静下来,认真思考一下:怎样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原有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改革和创新?就阅读教学而言,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10期 关键词: "阅读教学","解读文本","策略" 收藏
刘西渭曾赞:“《边城》是一部田园牧歌式的杰作。这里一切是和谐,一切准乎自然。美丽,然而绝不做作,是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享有如此美誉的《边城》以节选的形式进入高中语文教材,如何教学才能让学生体会作品中...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 2015年7期 关键词: "文本解读","教学思考" 收藏
在人类物质文明得到空前发展的时代,地球的生态环境遭到了前所未遇的挑战。从文学这种极为贴近生活的角度出发,来研究人类生态伦理的衍变历史,是人类的文化构建和阐释模式的需要。如何解读出既符合时代需要又不违背...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 "生态","伦理","文学文本","阐释原则" 收藏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对经典文章的解读。如何精妙地完成对一篇文章的解读,将主要信息有效地传达给学生,这考验着语文教师的文字综合运用能力。教师如何从个人能力出发,对相关文章进行综合分析,获得信息,达到审美的要...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 "文章解读","教学运用" 收藏
<p>莫言文学创作路径解读</p>
《保定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 "莫言文学创作路径解读" 收藏
文本解读的正确性、准确性和个性化,提出了文本解读理性把握、融入语境多方对话和独树个性表达策略方法。围绕文本解读深度和厚度,突出动态化感知和生成性建构,指导学生在阅读中质疑深思,于协作交流中把握文章主旨...
《中学课程资源》 2016年01期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文本"," 理解"," 深度" 收藏
因其思想鲜明而激进,安·兰德作品的文学性常常被忽略甚至诟病。本文以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理论为研究方法,从思想性与艺术性的融合、文本意义的编码与解码以及读者阐释的社会语境三个方面,分析兰德代表作《源泉》的...
《俄罗斯文艺》 2020年01期 关键词: "安·兰德"," 《源泉》"," 洛特曼"," 文化符号学"," 艺术性" 收藏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