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秸秆

更新时间:-- | 阅读量: 88

中宁县辖乡。处县城以东。...辖7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南桥。以种植麦稻为主,县境的生猪、枸杞、蔬菜基地。南桥村沿南河子沟西北岸呈“一”字形排列,建有以麦、稻秸秆为原料的造纸厂。有公路接银平公路。

搜索到与“ 稻秸秆”相关的文献共 9

  • 成都平原不同还田模式下麦 轮作农田系统能值分析

    <p>【目的】探索成都平原高产条件下稻麦轮作农田系统适宜的秸秆还田模式棳为区域秸秆资源的农<br/>业循环再利用和农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导与科学依据。</p>

    《水土保持通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 "能值分析","秸秆还田","稻麦轮作","成都平原" 收藏

  • 还田配施腐熟剂对土壤理化性状及晚稻生产的影响

    以3 种不同的秸秆腐熟剂为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早稻秸秆还田配施秸秆腐熟剂对土壤理化性状、晚稻生长发育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腐熟剂能促进水稻秸秆前期快速分解,加快秸秆养分的释放;与未添加...

    《湖南农业科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 "稻草还田","秸秆腐熟剂","效果","晚稻" 收藏

  • 渗滤床半固态厌氧发酵性能研究

    以水稻秸秆为原料,利用自行设计的渗滤床反应器,对比研究了不同温度(20、 25、 30和35℃)及不同预处理方式(NaOH、生物试剂和沼液)对秸秆厌氧发酵产气性能、物能转化率、发酵后沼液性能和产气成本...

    《生物质化学工程》 2020年01期 关键词: "水稻秸秆"," 半固态发酵"," 渗滤床反应器"," 预处理"," 沼液" 收藏

  • 水分和管理减排田温室气体研究与展望

    水稻生产过程是人为源温室气体甲烷(Methane,CH4)和氧化亚氮(Nitrous oxide,N2O)的重要排放源,稻田中CH4和N2O的产生与排放受农事管理与环境因素影响,尤其是水分管理和秸秆还...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0年04期 关键词: "水分管理"," 秸秆还田"," 甲烷"," 氧化亚氮"," 减排措施"," 全球增温潜势" 收藏

  • 考虑束加筋效应的地基承载力研究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常常作为排水体及加筋体加固吹填地基。为了探讨稻秸秆束对吹填地基的加筋效应,本文开展了稻秸秆束的拉伸、拉拔试验,推导了考虑稻秸秆束加筋效应的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分析了稻秸秆束...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20年01期 关键词: "稻秸秆束"," 筋土界面摩擦特性"," 地基承载力" 收藏

  • 生物炭和腐熟组配基质对水幼苗生长的影响

    为应对我国北方粳稻育苗"取土难、难取土"等问题,配制以水稻秸秆及稻壳等稻田废弃物为材料的新型水稻育苗基质,通过对基质的理化性质分析和育苗质量检测,考察新型育苗基质替代传统育苗基质草炭土的可能性。以0%...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20年01期 关键词: "生物炭"," 腐熟秸秆"," 水稻育苗基质" 收藏

  • /膨润土基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其对Cu2+的吸附

    以丙烯酸、丙烯酰胺为单体,水稻秸秆为有机材料,膨润土为无机材料,过二硫酸钾为引发剂,N-羟甲基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水稻秸秆/膨润土基高吸水树脂,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溶液pH...

    《合成树脂及塑料》 2020年01期 关键词: "高吸水树脂"," 水稻秸秆"," 膨润土"," 重金属离子"," 吸附" 收藏

  • 油菜翻埋还田对水前期农艺性状及叶片几种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明确油菜秸秆翻埋还田对移栽水稻前期生长发育状况及与植株抗氧化能力、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大田试验,以油菜秸秆不还田(CK1)、油菜秸秆覆盖还田(CK2)为对照,研究油...

    《西南农业学报》 2020年01期 关键词: "秸秆翻埋还田"," 水稻"," 农艺性状"," 酶活性" 收藏

  • 氮肥管理对15N标记水氮吸收利用的影响

    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通过盆栽模拟试验揭示氮肥管理方式对水稻秸秆氮吸收利用的影响,设置基肥氮素在插秧前施入和基肥氮素与秸秆同时施入(调节C/N)两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秸秆中的氮素可以作为下茬作物...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0年02期 关键词: "15N","","MDc3MjdTU24vZ3JCSThlYkdWUkx1V1orRT1HMFc2RzZyR2NhRExySTVFYk85NURnby92V05sNHpz)","&#xA"," >15N"," 秸秆氮"," 水稻"," 秸秆氮利用率" 收藏

查看更多

稻秸秆相似词

稻秸秆相关词

稻秸秆相关期刊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1570号-13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0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