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 阅读量: 108
见 “词族”。(12·239)《汉语的词类》 王力关于汉语词类问题的文章。...第2部分是“词的分类”,把汉语词分为名词、形容词、动词、(包括“有”和“是”,“把”和“被”称为副动词,归入动词一类)、副词、代词、介词(包括“的”)、连词、 ...
搜索到与“ “汉语”词”相关的文献共 44条
比拟造词法在汉语中运用广泛,它表现出较强的描述性语义特征,具有形象、生动的表达效果,其产生原因在于汉语的特殊性和隐喻的认知方式,从其特点和发展演变的历史来看,它在现代汉语中仍有广阔的前景。
《现代语文》 2010年05期 关键词: "比拟造词法"," 分类"," 产生原因"," 发展演变" 收藏
古汉语中的外来词与汉语固有的词汇水乳交融,想把它们辨认出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目前学者们辨认外来词的常用方法是:看到外语中某个词的音义与汉语中某个词的音义大致相当,就把汉语中的这个词判定为外来词。这一辨...
《南开语言学刊》 2010年01期 关键词: "外来词"," 钵头"," 骟"," 牙"," 西瓜"," 爪子"," 胡同"," 歹" 收藏
“认定”义动词大致分为两类:“内向”动词与“非内向”动词。其中,“内向”动词可以形成两种不同的句式,一种是“主动宾”结构,另一种则是双宾句。构式理论认为这两种句式属于不同的构式,具有不同的构式义,双宾...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 "“认定”义动词","内向动词","构式","主观性" 收藏
汉语中的"好/易/难+动词/形容词"结构无法纳入主谓宾、定状补等组合关系中。本文将从语义方面分析这一结构,希望引起人们对汉语语义研究的重视。
《现代语文》 2012年06期 关键词: "好"," 难"," 易"," 主观评价"," 语义" 收藏
自然语言的一个本质特征就是多义性,语言中不同层次、各种形式的多义现象具有复杂的运作原理和形成机制。词汇做为语言的载体,对其的研究应该引起重视。近年来热门的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就是汉语多义词的研...
《剑南文学(下半月)》 2013年08期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汉语"," 多义词" 收藏
当代,中国大量汉语新词随着科技、网络和生活方式的发展而产生并快速传播,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汉语新词是中国社会各方面发展的一面镜子,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土豪"新词的翻译引发了人们对于此...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4年06期 关键词: "“土豪”翻译"," 汉语新词"," 文化翻译"," 翻译策略" 收藏
松桃苗话中的汉语借词绝大多数分布在生产生活、行为心理活动等方面;汉语借词的借入方式有音译型、半音义译型和附加型,其中以音译型最为常见;为适应苗语语音系统而发生的汉语借词改读(即苗音化)现象主要体现在韵...
《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 2014年05期 关键词: "苗话"," 汉语"," 借词"," 苗音化" 收藏
<p>现代汉语新词语活力研究</p>
《保定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 "现代汉语新词语活力研究" 收藏
<p>《北梦琐言》词语研究与《汉语大词典》的修订</p>
《保定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 "《北梦琐言》词语研究与《汉语大词典》的修订" 收藏
<p>再论近代汉语双音虚词的概念叠加与词形整合</p>
《保定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 "再论近代汉语双音虚词的概念叠加与词形整合" 收藏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