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化

更新时间:-- | 阅读量: 380

意指公元618年到公元907年间唐代文化特征。公元618年,李世民父子起兵废隋建唐。...唐极重农业,建国初期全面推行了均田制和与之相应的租庸调制。唐代发明了曲辕犁,适于深耕浅作等多种用途。南方还出现依靠水力引灌的筒车,水碾也开始使用。唐 ...

搜索到与“ 唐文化”相关的文献共 10

  • 宋蜀道诗的史意义

    蜀道诗是唐宋文学中独具内涵的偏冷领域,本文在专意考察唐宋蜀道题材诗歌的基础上,对唐宋时期旅历蜀道、留下题咏的诗人文化心态、诗歌创作作了初步探讨论证,揭示了唐宋蜀道诗所反映的历史原型、咏史特征、忧患意识...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04期 关键词: "蜀道诗"," 咏史特征"," 忧患意识"," 栈道" 收藏

  • 代人狐婚恋小说意蕴管窥

    唐代小说中的人狐婚恋题材,是唐代士人在大唐文化氛围中以文学形式承载文化思想而创造出来的独特文化景观之一。从作者主观命意的层面观照,以狐的重情之美反衬人的薄情之丑,应是其丰厚的文化意蕴之一。从文本描写的...

    《文学与文化》 2010年2期 关键词: "唐代小说","人狐婚恋","文化意蕴" 收藏

  • 代两蕃的考古学研究

    契丹与奚在唐代被称为两蕃,两蕃对于辽西地区的历史文明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两者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族源、驻牧范围、生业方式、文化习俗、民族关系,尤其在族源认同上及其与中原王朝及周边民族政权的关系中,两者具有...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 "唐代","东北地区","两蕃","墓葬","遗址" 收藏

  • 敦煌人树神崇拜的非物质遗产传播

    以敦煌学视角考述我国树神崇拜起源及其流变,探讨敦煌树神崇拜如何演绎生态环境改善的梦想,揭示敦煌树神崇拜与佛教求子非遗传播特点,论述敦煌树神崇拜祭祀巫术及其在各地的演变,综述中国各少数民族树神崇拜的非遗...

    《西夏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 "敦煌文书","树神崇拜","生态环境","非遗","传播" 收藏

  • 从唐诗看中晚藩镇割据下的河北社会状况

    <p>从唐诗看中晚唐藩镇割据下的河北社会文化状况</p>

    《保定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 "从唐诗看中晚唐藩镇割据下的河北社会文化状况" 收藏

  • 基于代服饰的陕西旅游产品创新设计研究

    文章从唐代历史文化资源出发,将唐代经典服饰文化元素应用于陕西的旅游产品设计研发中,研究设计出既具备陕西历史文化特色,又兼具实用性、艺术性和审美性的旅游产品,为陕西旅游产品的创新设计开拓新的思路。...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年22期 关键词: "唐代服饰","旅游产品","创新","设计" 收藏

  • 提升核心竞争力视阈下山滦县打造强县的对策研究

    提出了唐山滦县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文化强县的对策:一要做到准确定位,目标明确,培育县域特色主导产业;二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链条,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带动辐射作用;三要更新理念,创新机制,扩大内...

    《》 2015年0期 关键词: "核心竞争力","文化强县","对策","滦县" 收藏

  • 闻一多对诗的民族特色的认识

    在现代唐诗研究大家中,闻一多是一位既注重借鉴西方的学术方法和文化观念,又注重挖掘唐诗的民族文化特征的学者。通过研究,闻一多提出“诗唐”、诗人人格与诗的风格统一、诗具有怡情养性功能、律诗是最能体现中国诗...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 "闻一多","现代","唐诗研究","民族特色" 收藏

  • 山神卡中的图像叙事与秩序

    唐卡是首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工艺美术,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藏族艺术走向世界的名片,在当下以佛教题材为主流的唐卡画界,有一类唐卡意义厚重...

    《青海民族研究》 2020年01期 关键词: "山神"," 山神造像"," 图像叙事"," 文化秩序" 收藏

  • 代奸罪的法意义考察

    唐代对奸罪的法律规定范围十分广泛,诸如良人犯奸、良贱犯奸、亲属犯奸、官员犯奸以及特定身份主体犯奸等均存在细致的科刑标准。通过对相应法律规范的立法目的分析不难发现,唐代对奸罪的法律禁止并不是以保护当事人...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01期 关键词: "唐代"," 奸罪"," 越轨行为"," 两性关系"," 家庭伦理" 收藏

查看更多

唐文化相似词

唐文化相关词

唐文化相关期刊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1570号-13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0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