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 阅读量: 33
研究解释的技术以及解释的前提和条件的学说,是现代西方新兴的哲学流派之一,在文学、历史...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的努力使得解释学发展成关于理解的一般方法论。然而,对于“怎样才能达到正确理解”问题的研究必然会导致“理解何以可能”的疑问,这就使解 ...
搜索到与“ 何以可能”相关的文献共 8条
中国哲学有着自己独特的诠释方式或者说一种特征,即在形式上是以经典注释为主,但在实质上却更注重对本原的体认和把握,语言仅仅是一种诠释的手段。中国哲学的根本方法不是虚无空洞的体证,也不是注释或解说经典原文...
《社会科学评论》 2006年03期 关键词: "中国哲学"," 诠释学"," 本原"," 象征"," 言说" 收藏
文化和旅游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但长期以来又有着非常严重的隔阂。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定位始终未定型,一直处在改革探索之中。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彻底消除了原有的界河之累,是过去从未尝试过的机构...
《浙江学刊》 2020年01期 关键词: "文旅融合"," 功能维度"," 资源维度"," 市场维度"," 行政维度"," 人才维度" 收藏
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是在全球治理中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核心理念所构建的、用以表达中国态度和传播中国声音的思想体系,其构建具有现实性和可能性。"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话语体系构建的理论根基,它与马克...
《湖南社会科学》 2020年01期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真正的共同体"," 话语价值"," 话语构建" 收藏
比较史学侧重于跨时空的历史对照研究,是一个晚近新兴的历史研究领域。刘家和先生为构建该研究领域的理论和方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比较史学,将"同"与"异"的辩证关系作为理论基础,以可比性为中心建立比较类型...
《古代文明》 2020年01期 关键词: "刘家和"," 比较史学"," 理论"," 方法"," 史学实践" 收藏
求解"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重大全球性问题的理论药方,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直面全球治理困境所进行的重大考量。构建人类命运...
《红旗文稿》 2020年04期 关键词: "" 收藏
由教育部"语言与国家认同关系研究"重大攻关项目课题组、华东师范大学国家话语生态研究中心、上海市语文学会、中国修辞学会和《社会科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和《当代修辞学》共同举办的"语言与国...
《当代修辞学》 2020年01期 关键词: "" 收藏
在中国政府提出将与国际社会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后,人们普遍感觉到中国正在积极推动东北亚地区的合作与和解,因而有关构建东北亚命运共同体的设想也格外引人注目。虽然官方并未公布构建东北亚地区命运共同...
《日本学刊》 2020年01期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东北亚命运共同体"," 地区一体化"," 地区研究" 收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已从少数地方的单点式创新逐步扩展为基于经济发展差异的区域创新,但整体性扩散结构没有生成。整体性扩散的缺失严重制约了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深化,且使已有的创新面临维持困境。在分...
《探索》 2020年01期 关键词: "政府创新"," 单点式创新"," 区域化创新"," 扩散结构"," 央地关系" 收藏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