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 阅读量: 89
酮类是羰基的两个键分别与两个烃基或芳基结合的有机化合物。通式是RCOR′。...多氟酮类包括许多化合物,其中全氟丙酮类多为比重大的液体,可作为溶剂、聚合物单体和药物中间体等。属中等毒类。其中以二氯四氟丙酮及一氯五氟丙酮毒性较大,三氯三氟丙 ...
搜索到与“ 酮类”相关的文献共 25条
<p>对口占吨酮类化合物的主要合成方法及重要生理活性进行了综述。<br/></p>
《合成化学》 2002年4期 关键词: "口占吨酮衍生物","合成","生理活性","综述" 收藏
报道了从鬼臼(Sinopodophyllum emodi)中分离和鉴定出5种黄酮类化合物和1种甾体化合物。 鬼臼干燥根茎(2.47kg)用95%乙醇提取,提取物用水和乙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分配...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03年01期 关键词: 收藏
以各种取代的邻羟基苯乙酮为起始原料,经Vilsmeier试剂环合得中间体3-甲酰基色酮,不经分离纯化,直接与盐酸羟胺反应合成了一系列3-腈基-4苯并吡喃酮类化合物,总收率,47%~74%,其结构经1H...
《合成化学》 2010年1期 关键词: "苯并吡喃酮","邻羟基苯乙酮","Vilsmeier试剂","一锅法","合成" 收藏
目的对卷柏属双黄酮类化合物的核磁共振特征进行归纳。方法应用核磁共振波谱法对卷柏[Selaginellatamariscina(Beauv.)Spring.]5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5个双黄酮类化合...
《中南药学》 2011年06期 关键词: "卷柏属"," 卷柏"," 双黄酮"," 核磁共振特征" 收藏
研究了荞麦醋酿造中提高黄酮类化合物利用率的两点措施.实验表明,利用盐效应和确定合适的荞麦配比可以显著提高黄酮类化合物的利用率.最佳NaCl浓度为5%,最优荞麦配比为45 glL发酵液....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2期 关键词: "荞麦醋","荞麦配比","盐效应" 收藏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是以C6-C3-C6 为基本结构骨架,结构亚型多种多样;其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极为广泛,从水果、蔬菜到中药中都有发现,生物活性具有多样性,一直是药物研发的热点领域。以天然黄酮类化合物为先导...
《中草药》 2015年21期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物","构效关系","天然产物","骨架结构","结构分类" 收藏
目的 比较川麦冬与杭麦冬中3 种高异黄酮类活性成分的质量分数差异及麦冬水提物的抗氧化能力的差异。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技术,测定3 种高异黄酮类活性成分。色谱柱为ACQUITYTM...
《中草药》 2015年20期 关键词: "麦冬","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异黄酮","抗氧化","甲基麦冬高异黄酮A","甲基麦冬黄烷酮B","甲基麦" 收藏
采用微波辅助,经三组分(3,4-亚甲二氧基苯胺,2,2 - 二甲基-1,3-二氧六环-4,6-二酮和取代芳醛)无溶剂一锅法合成了10个新型的8-芳基-7,8-二氢-[1,3]二氧戊环并[4,5-g]喹...
《合成化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 "二氧戊环并4","5-g喹啉-6(5H)-酮","一锅法","无溶剂","合成" 收藏
<p>目的 研究野百合Crotalaria sessiliflora 全草的异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葡聚糖凝胶柱、MCI 等柱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根据核磁共振波谱鉴定化合物结构。</p>
《中草药》 2015年22期 关键词: "野百合","异黄酮","6","7","2′-三甲氧基-4′-羟基异黄酮","大豆苷元","染料木素" 收藏
<p>设计并合成了二茂铁基查耳酮类化合物,并对其抗乳腺癌活性进行研究。</p>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5年8期 关键词: "二茂铁基查耳酮","合成","抗乳腺癌活性" 收藏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