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 阅读量: 279
中世纪经院哲学家阿奎那的道德学说之一。阿奎那运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和伦理学术语,不但...他把人的德性分为理智的德性、实践的德性和神性的德性三种。他指出,德性是“一个力量之完善”。人具有理性的力量,因此人的行为不是单纯的被动的动作,而是由理 ...
搜索到与“ 德性论”相关的文献共 11条
"德"是先秦典籍中的重要语词,也是研究先秦哲学、思想无法绕开的重要概念。"早期经典中"德"的概念确实使人大惑不解。许多学者也始终没有弄懂"德"是什么,结果往往把它一笔带过",或者直接用人文化的"德"义...
《国学论衡》 2007年00期 关键词: 收藏
着眼于$道德多数%与艾滋病高危同性恋$少数人%的冲突进行深入探讨"进一步探讨了两个群体在社会道德中的地位"并由此提出了$道德多数%与$ 少数人% 的社会公正性和包容性的道德思忖&q...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 "道德多数同性恋艾滋病伦理冲突" 收藏
<p>“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 “在新民”与“中国梦”实现的途径</p>
《保定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 "“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在新民”与“中国梦”实现的途径" 收藏
教师德性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体认和获得的一种专业行为准则与专业品性,是一种能使教师积极有效地承担“教书育人”角色的内在精神品格,是推动教师充分发挥自身教育潜能的动力之源。从教师特有的专业性质来分...
《教育导刊(上半月)》 2015年10期 关键词: "教师","教师德性","教师职业道德" 收藏
<p>互文性理论试图揭示文本表象世界下意义世界的丰富性和共生性,它几乎涉及了文艺理论学科涵盖的所有重大问题。</p>
《临沂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 "德里达","互文性","延异","踪迹","撒播","超文本" 收藏
着眼于“道德多数”与艾滋病高危同性恋“少数人”的冲突进行深入探讨,进一步探讨了两个群体在社会道德中的地位,并由此提出了“道德多数”与“少数人”的社会公正性和包容性的道德思忖,并从伦理学的视角对“道德多...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 "道德多数","同性恋","艾滋病","伦理冲突" 收藏
《道德经》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蕴涵着无尽的智慧,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道德经》能够对现代男女的和谐关系予以有效指引。这种指引基于《道德经》思想体系本身,可以被概括为三个方面。其一,道法自然...
《老子学刊》 2017年02期 关键词: "《道德经》"," 母性"," 母爱"," 柔弱处上"," 男女和谐" 收藏
在《纯粹理性批判》的先验感性论中,空间被阐明为一种先天必然的直观表象。而到了先验演绎,康德提出在空间的先天表象中存在着统一性。这种统一性既先于一切概念,却又以综合为前提。鉴于综合被一般地理解为属于知性...
《世界哲学》 2020年01期 关键词: "康德"," 空间直观"," 综合"," 推论的统一性" 收藏
围绕康德是否会像以笛卡尔为代表的传统主体性哲学那样,因坚持主体性立场而面临他心问题的困扰,学界曾展开争论,并得出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但无论哪一方都忽视了康德的自我理论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必须看到,要回答...
《系统科学学报》 2020年01期 关键词: "康德"," 他心问题"," 先验自我"," 经验自我"," 本体自我" 收藏
亚里士多德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如果X能够独立于Y而存在,而Y不能独立于X存在,那么X便"在实体上优先于"Y。本文充分考查亚里士多德关于此话题的种种论述,旨在指出主流观点的不足。根据本文的解读,如果X解...
《世界哲学》 2020年01期 关键词: "在实体上的优先性"," 潜能"," 现实" 收藏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