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传播

更新时间:-- | 阅读量: 189

自陈独秀首倡新文化运动,新思潮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俄国革命的胜利引发了人们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主要不是来自马克思的故乡德国,而是经过日本马克思主义学者阐释过的马克思主义,经美国转译的苏俄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打上了东方民族的烙印 ...

搜索到与“ 马克思主义传播”相关的文献共 9

  • 新媒体:大众化的现实选择

    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曰渐成为各种思想文化传播的新兴阵地。新媒体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内容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更加多样化,能够拉近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距离,增加受众对信息的关注度,有利于大...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 "新媒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收藏

  • 新媒体语境下大众化契机与对策 朱成利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方式与手段发生了变化。为了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迫切需要将新媒体纳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中,科学有效地借助新媒体平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 "新媒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契机","困境","对策" 收藏

  • 新媒体语境下的大众化策略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新媒体语境下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树立平等对话、隐性教育、生活教育的全新传播理念;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语言,注重科学性,力求通...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 "新媒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理念","语言" 收藏

  • 蔡和森对介绍与的历史贡献

    <p>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件和宣传家。他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中具有十分重要影响的领军人物。</p>

    《湘潮》 2015年3期 关键词: "蔡和森","马克思主义介绍与传播" 收藏

  • 在“五四”前后两个阶段的比较及现实启示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入与传播,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也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门课题。通过对“五四”前后两个阶段传播的主体、受众、目的、内容、媒介方式及效果的对比分析,提出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 "零星传播","广泛传播","比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实启示" 收藏

  • 在中国的独特路径

    蔡和森的《社会进化史》被誉为“民国学术经典”。有学者这样评价该书:“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引证古希腊、罗马、日耳曼、埃及以及中国的大量历史资料……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按历史规律发展的必然性...

    《湘潮》 2015年3期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独特路径" 收藏

  • 五四时期 在中国广泛的文化渊源探讨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国近代化发展的重大转折点。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传播,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同”思想...

    《改革与开放》 2015年10期 关键词: "传统文化","文化渊源","大同理想","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收藏

  • 论《布尔塞维》与

    《布尔塞维克》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创立的机关刊物。登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著作,用广告的形式对阐释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加以推介,报道劳动群众悲惨境遇、颂扬劳动群众的反抗精神,歌颂十月革命以及十月革命后苏维...

    《社会科学动态》 2017年06期 关键词: "《布尔塞维克》"," 马克思主义"," 传播" 收藏

  •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新疆地区的(1949—1955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在新疆地区的传播,历经了从边缘走向中心、从隐蔽走向公开,进而发展为常态化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蕴涵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诉求,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在场体现,也深度契合了新疆地区...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01期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初期"," 马克思主义"," 新疆"," 传播"," 中国共产党" 收藏

查看更多

马克思主义传播相似词

马克思主义传播相关词

马克思主义传播相关期刊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1570号-13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0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