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 阅读量: 144
搜索到与“ 解读学”相关的文献共 44条
在马克思的论著中,有三个最著名的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人的本质即劳动"、"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这三个论述紧密联系,构成了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03期 关键词: "马克思"," 人的本质理论"," 劳动"," 社会关系"," 需要" 收藏
<正>在中国历史上有一次最为著名的用人教训,即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智氏家族,在继承人的问题上,由于听不进正确的意见,选中了"才胜德"的智瑶。这一用
《饲料博览(企业管理版)》 2007年10期 关键词: 收藏
在庄子看来,行走在人生之道上,所能够达到的最为理想的状态或最高境界也许就是逍遥,所以才以《逍遥游》开篇,这一点大概不会引起多少争议。问题是,对于现代人来说,该怎样理解以及诠释"逍遥"?这却成了现代诸多...
《国学论衡》 2007年00期 关键词: 收藏
朱自清的《背影》是华文语文教材中的名篇,对《背影》的解读,既要参考前人丰富的研究成果,又须取简择要,须从主旨把握和文体特征判定两个角度对《背影》的教学价值进行分析。以往关于《背影》主旨的解读可以分为"...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0年06期 关键词: "《背影》"," 经典课文"," 教学价值" 收藏
公共卫生的概念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经历了一个内涵和外延都不断变化的过程。在公共管理(或行政)的视域下,公共卫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群的健康状况;或者政府及被授权承担公共职能的机构组织开展的环境卫生、疾病防...
《法律语言学说》 2011年02期 关键词: "公共卫生"," 法益内涵"," 公众健康"," 公共卫生秩序" 收藏
马克思认为,工具与机器的差别,不仅仅局限在使用动力的类型上,两者更为本质的区别在于机器的去身体化。整体化的机器是个体化工具内在的自我显现和进化的结果。工具向机器的进化,不可能如西蒙栋所说,以完整的个体...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2年06期 关键词: "马克思"," 机器"," 工具"," 分工"," 技术元素" 收藏
基于后现代课程观的高校人文社会学科自传式课程解读与教学,是受后现代课程观与自传式课程理论启示所提出的课程内容拓展与教学方法改革,主要倡导以下理念:人文社会学科的某些“知识”是相对的历史的,可在适当范围...
《重庆高教研究》 2013年3期 关键词: "后现代","自传式课程","人文社会学科","教学改革" 收藏
介绍了国际最权威的旅游组织——美国饭店业协会EI教育学院组织的CHE(Certifled hospitality e—ducator)课程班的学习及认证过程,并对其评判课堂教学优劣与否的关键指标进行了...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 "CHE","高职旅游教学","关键指标" 收藏
<p>新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继承和净化。作为新现代主义的服饰,不仅是能满足功能的有形物质,更是能传递无形“生活———时尚”理念的符号。</p>
《服饰导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 "符号美学","新现代主义","服饰文化","象征" 收藏
<p>后现代主义是这个时代终极真理失落的真实写照,在影视中介入后现代“虚拟服饰”游移不定的创作诉求,使其在形式的完整性及审美的开度上更具不可预知性。</p>
《服饰导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 "影视服饰","不确定性","后现代","意蕴" 收藏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