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 阅读量: 246
又称黄碱素,是以黄酮为母核而衍生的一类黄色色素,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在植物体内大多与...银杏、陈皮、枳实、槐米、小叶枇杷等都含有黄酮类化合物。
搜索到与“ 黄酮”相关的文献共 60条
报道了从鬼臼(Sinopodophyllum emodi)中分离和鉴定出5种黄酮类化合物和1种甾体化合物。 鬼臼干燥根茎(2.47kg)用95%乙醇提取,提取物用水和乙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分配...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03年01期 关键词: 收藏
发酵豆粕中的异黄酮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对人体常见的致病细菌和食品腐败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 0 2 4 % ,比豆粕中的异黄酮的抗菌活性明显增强。将大肠杆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接种到发酵基质中 ,结果发...
《四川粮油科技》 2003年02期 关键词: "发酵豆粕"," 异黄酮"," 抗菌活性" 收藏
从银杏根与茎中分离筛选m 9株产黄酮类物质的内牛菌,分别属于匐柄霉、暗梗梭孢霉属、交链孢属、镰孢霉属、蜜孢霉和放线菌属。这些内牛菌以真菌为主,并首次发现一株放线菌也产黄酮。内牛菌产黄酮的能力以槲皮素衡...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 "银杏","内牛菌","黄酮类物质","槲皮素","传代","HPLC" 收藏
本文研究了桑白皮黄酮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桑白皮黄酮在225nm附近处有最大吸收峰;光照、pH值、温度、金属离子、氧化剂、还原剂和食品添加剂等对桑白皮黄酮的稳定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室外自然光、紫外...
《粮油加工(电子版)》 2010年11期 关键词: "桑白皮"," 黄酮"," 稳定性" 收藏
目的对卷柏属双黄酮类化合物的核磁共振特征进行归纳。方法应用核磁共振波谱法对卷柏[Selaginellatamariscina(Beauv.)Spring.]5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5个双黄酮类化合...
《中南药学》 2011年06期 关键词: "卷柏属"," 卷柏"," 双黄酮"," 核磁共振特征" 收藏
研究了荞麦醋酿造中提高黄酮类化合物利用率的两点措施.实验表明,利用盐效应和确定合适的荞麦配比可以显著提高黄酮类化合物的利用率.最佳NaCl浓度为5%,最优荞麦配比为45 glL发酵液....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2期 关键词: "荞麦醋","荞麦配比","盐效应" 收藏
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优选了树脂型号并考察了影响黄芩毛状根总黄酮提取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显示,LX-22型大孔吸附树脂的提取效果最好,较优工艺条件为:上样浓度为8.69mg.mL-1、吸附流速为6 BV...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2期 关键词: "黄芩毛状根","总黄酮","大孔吸附树脂" 收藏
研究了从贯叶连翘中同时提取总黄酮和金丝桃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探讨了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的方法来考查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对总黄酮和金丝桃素得率的影响,并结合正交试验确定最...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 "贯叶连翘","总黄酮","金丝桃素","超声提取" 收藏
采用超声辅助和加热回流法,以70%乙醇为溶剂,提取了树菠萝壳和榴莲壳中的总黄酮,以芦丁为参照物,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其总黄酮含量,并通过羟自由基清除试验评价了其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树菠萝...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 "树菠萝","榴莲","黄酮","含量测定","抗氧化活性" 收藏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柿叶总黄酮缓释微丸在人工胃液和磷酸盐缓冲液(pH一6.8)中的累积释药率,并分别对其释药模型进行拟合.结果显示缓释微丸在磷酸盐缓冲液中12 h的累积释药率为83. 22%,...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 "柿叶总黄酮","缓释微丸","累积释药率" 收藏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