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 阅读量: 323
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工人阶级斗争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人类文化精华而创立的科......义等方面,发展了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特别是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搜索到与“ 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的文献共 30条
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今,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形成了包括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与唯物主义女性主义不同分支。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以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结合为分析...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2008年00期 关键词: "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 女性主义"," 意义" 收藏
利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可以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质量,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案例则是案例教学方法的核心,案例选择的适当与否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学生对马克...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年04期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案例教学"," 选取原则" 收藏
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事求是、务实管用、与时俱进的理论特色。邓小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指引我们党高擎理论创新的大旗,继承和发扬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06期 关键词: "邓小平"," 马克思主义观"," 实事求是"," 务实管用"," 与时俱进" 收藏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化浪潮,打破了民族国家自身积累、发展的路径,两者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是否将逐步丧失力量直至最终消亡,其性质和职能将发生哪些新变化以及面临怎样的...
《海派经济学》 2013年04期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民族国家"," 国外马克思主义" 收藏
<p>作为主体存在的“现实的个人”在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当前的社会建设要走出“见物不见人”的发展困境,就必须将“现实的个人”看作社会建设的主体性存在。</p>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 "现实个人","社会建设","主体性存在","自由个性","社会转型","社会组织" 收藏
坚持以科学学习观指导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旨在解决高校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以什么样的学习观为指导”、“为什么要坚持以科学学习观为指导”、“如何坚持以科学学习观为指导”的问题。基于笔者多年...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 "科学学习观","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 收藏
大学生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希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在当前纷繁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如何有效地用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
《新课程评论》 2015年10期 关键词: "高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载体" 收藏
通过实训,帮助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有一个总体了解;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有一个基本的把握;理解实事求是是马克思...
《科学中国人》 2015年7期 关键词: "小组分工学生探究实施方式" 收藏
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卓有成效,其主要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新思潮中的主流地位;促使工人阶级从自在阶级到自为阶级的转变;为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发生和发展准备了骨干力量...
《湘潮》 2015年1期 关键词: "创建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要影响" 收藏
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新形势下对大学生进行群众路线教育是增强大学生的政治免疫力、解决他们现实存在的不良风气以及培养服务群众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需要。...
《湘潮》 2015年11期 关键词: "大学生","群众路线","教育","重要意义","途径" 收藏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